第七章公路特殊性岩土的处治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公路特殊性岩土的处治选编

第七章 公路特殊性岩土的处治;;一、软土及其特征;1、软土-指在水流缓慢的环境中沉积,有微生物参与作用,富含有机质,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2、分类 1)按软土的形成环境分 (1)沿海软土:泻湖相沉积、溺谷相沉积、滨海相沉积、三角洲相沉积。 (2)内陆软土:湖相沉积、河漫滩相沉积、牛轭湖相沉积、山区谷地沉积 2)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有机质含量5% 无机质 5~10% 有机质土 10~60% 泥炭质土 60% 泥炭 3)按天然含水量和孔隙比分 淤泥 淤泥质土 ;3、软土组成及结构特征 1)颜色多为灰绿、灰黑色,手摸有滑腻感,能染指,有机质含量高时,有腥臭味 2)粒度成分主要为粘粒及粉粒,粘粒含量高达60%~70% 3)矿物成分,除粉粒中的石英、长石、云母外,粘粒中的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高岭石次之。此外软土中常有一定量的有机质,可高达8% ~ 9% 4)软土具有典型的海绵状或蜂窝状结构,是造成软土孔隙比大、含水量高、透水性小、压缩性大、强度低主要原因之一 5)软土常具有层理构造,软土和薄层的粉砂、泥炭层等相互交替沉积、或呈透镜体相间形成性质复杂的土体。;二、软土的工程性质;二、软土的工程性质;二、软土的工程性质;二、软土的工程性质;二、软土的工程性质;1、软土地基引发诸多问题;2、软土地质病害的处治方法;3、软土地质病害的处治方法;强夯法;换填土层法;砂垫层;抛石挤淤;反压护道;砂井排水;深层挤密;化学加固;土工织物加固;1、工程概况 大窑二期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泊位采用重力式沉箱结构,其中15、16号泊位是两个超重型泊位,2006年开始建设,能停靠目前最大的集装箱轮船。其中16号泊位后方陆域的黄土区,在原来碎石吹填土的基础上又回填了大厚度的黄土,回填时间约1年,厚度在10 m以上,成份以软塑~可塑状粉质黏土、黏性土为主。;四、软土病害处治案例;3、处理效果 由检测报告各区各点的地表静载荷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施工中采用的强夯置换施工方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各夯点、夯间处及地表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均大于180kPa,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节 黄 土;一、黄土的特征及其分布;一、黄土的特征及其分布;一、黄土的特征及其分布;;年代分类;一、黄土的特征及其分布;二、黄土的工程性质; ;三、黄土病害的处治措施;1)捶面护坡 :在西北黄土地区,为防治坡面剥落和冲刷,可用石灰炉渣灰浆、石灰炉渣三合土、四合土等复合材料在黄土路堑边坡上捶面防护。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降雨量稍大地区和坡率不陡于1:0.5的边坡。防护厚度为10~15cm,一般采用等厚截面;只有当边坡较高时,才采用上薄下厚截面,基础设有浆砌片石墙脚。 ; 2)砌石防护:因黄土路堑边坡普遍在坡脚1~3m高范围内发生严重冲刷和应力集中现象,可采用砌石防护,分为干砌和浆砌两种。这种防护的效果较好,常被广泛采用,可用于路堑的任何较陡的边坡。因黄土地区缺乏片石,故采用此法 又有一定的困难。 此外,在黄土地 区公路边坡还可以 采用植物防护、喷 浆防护等边坡防护 方式。 ; 3)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是对基础或建筑物下一定范围内的湿陷性黄土层进行加固处理或换填非湿陷性土,达到消除湿陷性,减小压缩性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国内外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重锤表层夯实、强夯、换填土垫层、土桩挤密、化学加固等方法。;地基处理方法;;;四、黄土病害处治案例;1)灰土换填法:靠近民房,或是有地下埋设管线且湿陷厚度较小的段落,重锤夯实过程中对建筑物影响较大。经与设计方协商后,改用灰土换填法处治湿陷黄土,换填厚度一般为2 m左右,宽度超过路基坡角外2 m。 2)重锤夯实法:用起重设备反复将50 kN~400 kN的锤起吊到5 m~25 m高处,而后自动脱钩释放载荷或带锤自由落下,其动能在土中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和高应力,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降低压缩性、消除湿陷性等。本项目湿陷黄土处治主要采用此方法,施工中按夯击能量分重夯与强夯。;3)高压旋喷桩施工:本项目旋喷桩桩径0.6 m,桩间距1.2 m~1.5 m,单根桩长5 m~7 m(含保护桩头0.5 m),梅花形布置。桩体28天立方体设计抗压强度≥5 MPa,每延米水泥用量不小于200 kg;设计抗压强度≥3 MPa,每延米水泥用量不小于120 kg。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350 kPa。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