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四讲微光夜视技术与薄膜技术选编
微光夜视技术
和薄膜电子技术;1 微光夜视技术和像增强器的发展
2 多碱阴极和GaAs光电阴极的制备
3 微通道板与离子阻挡膜
4 荧光屏
5 像增强器的性能参数及测试原理
6 目前研究的内容; 1 微光夜视技术和像增强器的发展
夜视技术是研究在夜间低照度条件下,用开拓观察者视力的方法以实现夜间隐蔽观察的一种技术。它采用光电子成像的方法来缓和或克服人眼在低照度下以及有限光谱响应下的限制,以开拓人眼的视觉。
夜视技术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34年第一个红外变像管在德国问世,开创了夜视技术的新纪元 。
微光像增强器是一种光电器件,是微光夜视技术的核心器件,它是微光夜视器材的性能和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2 微光夜视技术和像增强器的发展
微光夜视的发展始于1936年,它是研究微弱图像信号的增强、转换、传输、存储、处理的一项专门技术。它分为直视系统和间视系统两种,直视系统称为微光夜视仪,它是利用目标反射的星光、月光和大气辉光通过像增强器增强达到人眼能进行观察的一种夜视仪器。
a 第一代微光夜视
1962年美国制成第一代微光夜视仪,以纤维光学面板作为输入、输出窗三级级联耦合的像增强器为核心器件。;一代像增强器 结构示意图;b. 第二代微光夜视
1970年研制成第二代微光夜视仪,以利用微通道板的像增强器为核心器件
;二代、超二代和三代像增强器 结构示意图;光阴极
光电转换;;工作时加三个电压,光电阴极~通道板输入端
通道板两端,通道板输出端~荧光屏;
c. 第三代微光夜视
1979年美国ITT公司研制出第三代微光夜视仪,是在二代薄片管的基础上,将多碱光电阴极置换为GaAs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 微光像增强器系列;d. 超二代微光夜视
1989年,Jacques Dupuy等人研制成了超二代像增强器]。超二代管是在二代管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光阴极的灵敏度(灵敏度由300-400μA/lm提高到600μA/lm以上),减小微通道板噪声因数,提高输出信噪比(改进微通道板的性能)和改善整管的MTF,使鉴别率和输出信噪比提高到接近三代管的水平。; 微光像增强器系列;
E 第四代微光夜视
1998??美国Litton公司和ITT公司研制出无离子阻挡膜或薄离子阻挡膜微通道板,具有自动门控电源的新一代像增强器,以它为核心部件的夜间观瞄器材称为第四代微光夜视仪。
;微光夜视技术特点及作用
微光夜视技术核心器件;1 Thin ion-barrier film/高性能,薄的离子阻挡膜
2 Low noise figure MCP/低噪声因子微通道板
3 Gated power supply /门控电源;典型应用系统结构;世界各国的发展概况;俄罗斯;欧洲;中国;2 多碱阴极和GaAs光电阴极的制备
多碱阴极的制备
1955年,Sommer首先发表了关于多碱阴极的报道,这种阴极是由Na2KSb构成基底层,然后对它进行表面处理,在其表面覆盖铯以降低其表面势垒。多碱阴极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刚问世初期就达到180μA/lm以上,多碱阴极的光谱响应也很宽,它的长波阈值可延伸至900nm以外,它的热发射电流却很小,约10-16A/cm2,所以在微光夜视、光辐射探测、高速摄影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最重要的应用是在微光夜视方面。;多碱阴极光电阴极薄膜
采用真空蒸镀法;
目前国外超二代像增强器中的阴极灵敏度已超过800μA/lm;
一代、二代及超二代像增强器被广泛应用在武器瞄准镜、坦克上的微光观察仪、夜视眼镜等微光系统中。
多碱光电阴极由Na2KSb构成基底层,然后对它进行表面处理,在其表面覆盖铯以降低其表面势垒,制备时通过Sb 、K、 Na和Cs源的蒸发在基片上形成光电发射层。 ;GaAs光电阴极
根据Spicer光电发射的三阶段模型,50年代末光电阴极理论已建立在半导体概念的基础之上。60年代中期,这一逐步成熟的领域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半导体光电发射的进一步研究导致了负电子亲和势(NEA)光电阴极的诞生。制备NEA光电阴极是用铯(Cs)、氧(O)对P型Ⅲ-Ⅴ族单晶化合物进行表面激活,使表面具有负的电子亲和势。 ;GaAs光电阴极
1965年Scheer和VanLaar首次报道了CaAs:Cs零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69],其反射式积分灵敏度达550μA/lm。三年后A.A.Turnbull和G.B.Evans用Cs、O交替覆盖CaAs表面获得了NEA光电阴极。此后,NEA光电阴极的理论研究及制备技术迅速发展。 ;GaAs光电阴极
在微光夜视领域,应用NEA光电阴极的第三代像增强器大大扩展了夜视仪器的视距,改善了观察效果,开拓了微光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染料化工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专题04:论证结构与思路-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docx VIP
-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写作教学的探讨.pptx VIP
- 2025年中国DBE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堤顶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堤顶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doc VIP
- 筑牢金融数字防线:商业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革新.docx
-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五章薪酬管理.ppt
- 《让子弹飞》剧本.doc VIP
- 2025年水环境服务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DB4201T 620-2020 液化石油气供气场站设置技术规定.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