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耐庵、施伯雨与《水浒传自序》的论文.docVIP

论施耐庵、施伯雨与《水浒传自序》的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施耐庵、施伯雨与《水浒传自序》的论文.doc

  论施耐庵、施伯雨与《水浒传自序》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水浒传自序》;施耐庵;施伯雨   [论文摘要]明人贺复徵编《文章辨体汇选》录有一篇《水浒传自序》,文字与金圣叹评本《水浒》施耐庵“原序”相同,但多出“元施伯雨”的署名。按《文章辨体汇选》体例,这意味着施耐庵就是“元施伯雨”。笔者考证,这篇《水浒传自序》很可能源于金圣叹评本《水浒》,但相反的可能性也无法排除;施耐庵是否“元施伯雨”,则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而《水浒传》“施耐庵的本”则有可能不是小说而是剧本。      一、问题和价值      金圣叹评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下称金批《水浒》)“序三”说:“施耐庵《水浒》正传七十卷,及楔子一卷,原序一篇亦作一卷,共七十二卷。”“吾既喜读《水浒》,十二岁便得贯华堂所藏古本。吾日夜手钞,谬自评释,历四???六七八月而其事方竣,即今此本是已。”所谓贯华堂古本《水浒》“原序”,见于金批《水浒》刊本,末署“东都施耐庵序”。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金圣叹托名伪撰。   明人贺复徵选编《文章辨体汇选》卷三百二十七之“序四十七·词曲类”录有一篇《水浒传自序》,文字与金批《水浒》“原序”相同,文末也署“东都施耐庵序”,所不同的是在《水浒传自序》题下又署名“元施伯雨”(卷327)。为简明起见,下文略称之“贺本序”,称金批《水浒》“原序”为“金本序”。《文章辨体汇选》“序四十七·词曲类”除“贺本序”外,还有《曲序》,题下署“徐渭”;《序拜月西厢传》,题下署“李贽”;《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序》,题下署“王思任”。.这些署名都是作者的本名。“贺本序”文末已有“东都施耐庵序”字样,而题下又署“元施伯雨”,按《文章辨体汇选》体例,意味着“东都施耐庵”就是“元施伯雨”。这是“贺本序”提供的新信息。   “贺本序”的价值自然首先取决于它是否源于“金本序”。如果是这样,便意味着贺复徵认为施耐庵是“元施伯雨”;如果不是这样,则“贺本序”当另有来源,同时也意味着“金本序”当有来源。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在《水浒》研究的现有视野之外,可能具有新的史料价值。      二、“贺本序”有条件录自“金本序”      金批《水浒》是刊行本,“序三”署“崇祯十四年(1641)二月十五日”。《文章辨体汇选》是未刊本,被《四库全书》直接收录。因而,要判定“贺本序”是否源于“金本序”,在缺乏直接证据的前提下,需查明《文章辨体汇选》脱稿与金批《水浒》刊行的相对时间。关于《文章辨体汇选》的版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书只存抄本”,“每册首有晋江黄氏父子藏书印记”,但《千顷堂书目》却未著录。全书七百八十卷,所选文章“上自三代,下逮明末”,“首无序、目”,“其中有一体而两出者,……有一体而强分为二者,……未免失于别裁。意其卷帙既繁,稿本初脱,未经刊定,不能尽削繁芜。然其别类分门,搜罗广博,殆积毕生心力抄撮而成,故坠典秘文亦往往有出人耳目之外者。”这是说,此书“未经刊定”,尚需加工修改以“尽削繁芜”,属于尚未最终编定的初稿。上文提到,此书录有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序》。王思任(1575—1646)卒于清顺治三年(1646),但《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序》作于“天启癸亥”,即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原是为清晖阔刊本《牡丹亭》所作。又如卷十九“诰”之一,探讨“诰”的观念演变,有按语“复微日:考《文苑英华》亦有‘中书制诰’、‘翰林制诏’之别。……我明大夫曰‘诰命’,郎官曰‘敕命’,则是唐、宋‘制’重而‘诰’轻,明则‘敕’轻而‘诰’重,合而观之可以知唐、宋、明三代之损益矣。”(卷19)这分明是明朝人口吻。通检全书,可知所录文章的确“下逮明末”。   关于《文章辨体汇选》的编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明贺复徵编。复微字仲来,丹阳人。”“书中有复徵自著《道光和尚述》云:先宪副昔宦夔门,时为天启甲子六月。越岁乙丑予入蜀,悉其事,先宪副为郎南都,嗣后入粤归吴,又云:先宫保中泠公请师演说《金刚经》。又《(吴吟gt;题词》云,辛未秋,家大人粤西命下,予以病侍行。考丹阳贺氏一家,登科名者,邦泰,嘉靖己未进士;邦泰孙世寿,万历庚戌进士,官总督仓场户部尚书;世寿子王盛,崇祯戊辰进士,按之复徵所序祖父官阶年月,俱不相合。”(卷189)这里肯定了贺复徵是明朝人,但其家世不详。   以上提要虽然没有涉及此书“稿本初脱”的时间和贺复徵的生卒年,但有助于查考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此书内含贺复徵自著文章六篇。在《云社约》中,他自我介绍道:“予不佞复徵,字仲来,行二”;“予不佞复徵,万历庚子年三月二十六日生。”(卷51)可知他生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比金圣叹(1608—1661)年长8岁。   其《lt;吴吟gt;题词》开头说:“辛未秋,家大人粤西命下。粤故多瘴疠,家人戒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