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词汇选择与哲学思考:财富的来源、性质与功能的论文.doc
词汇选择与哲学思考:财富的来源、性质与功能的论文
市场经济在交往原则公正、平等的前提下,存在着人们持有财富多寡的自然分化趋势。如果暂时撇开各种以社会调节、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形式出现的矫正分配措施——它们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是克服这一自发趋势的有效途径——而是去认识这一趋势的形成原因,那么从个体角度来看,问题就在于财富增减的原因是什么。
在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一问题同样是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与施蒂纳发生分歧的问题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施蒂纳的讽刺性批判,揭示了自己与施蒂纳在这一问题上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方法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通过对财产概念与资产概念的区别而体现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认识方式,对于我们今天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相关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能力与资产:谁带来了财富?
自从财产所有权形成以来,个人财产的持有多少就一直是一个困扰着人们的社会、经济和伦理道德问题,用最通俗的话语来说,也就是穷人和富人的问题。这一问题随着近代资产阶级所弘扬的自由、平等理念和工业革命所创造的巨大财富与财富占有的社会分化这一现实状况之间的反差,而日益彰显其重要性。它不仅成为人们纷争不休的话题,也成为哲学家、思想家们关注、思考和研究的对象。
在《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施蒂纳存在着分歧。他们虽然没有对施蒂纳的观点进行系统的分析、批判,但是,我们从他们对施蒂纳的讽刺性批判中,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与施蒂纳的分歧所在,以及在这一分歧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差异。.
个人财产持有多少的问题,如果从发生学意义上来进行分析,它不仅涉及到人们对财产的目前持有状况,而且涉及到人们对财产的未来持有状况。马克思和恩格斯与施蒂纳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围绕着发生学意义上的财富所有与分化而展开的。这一分歧起始于一个德文词汇:施蒂纳在他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中,使用了一个具有双重涵义的德文词汇vermgen(“能力”或“资产”)来阐述穷人和富人的差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第一卷第三篇分析施蒂纳那唯一者的私有财产时,这样阐述了施蒂纳的观点:
我们可以在这里“插入”一段桑乔(指施蒂纳——引注)的伟大发现的“插曲”,他说在“穷人(armen)”和“富人(reichen)”之间,除了“vermgende”(有能力、有资产的人)和unvermgende(没有能力、没有资产的人)之间的区别,不存在“其他差别”。(marx/ engels gesamtausgabe, band 5, s. 347;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27页;参见施蒂纳,第292页;cf. stirner, s. 296)这里的vermgende应当理解并翻译为“能力”还是“资产”呢?这两种不同的涵义实际上预示着对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理解:
如果将其理解并翻译为“能力”,那么我们就遇到了一种今天并不陌生的解释性理论,即“富人之所以是富人,是由于他们的能力、努力”。于此,我们很容易发现,施蒂纳对贫富差别原因的理解与今天自由主义对贫富差别原因的理解是何等相似。即使我们不认为这种相似性源于一种继承关系,也应该将其看作为对同一种事物用同一种方法所进行的认识:这种认识在贫富差别与能力大小之间寻找对应的关系,在两者之间划等号,即富人等于有能力的人,穷人等于没有能力的人;进一步说,富人凭借能力获取、治理、增殖财产,穷人却没有能力去进行这一切。
如果我们将vermgende理解并翻译为“资产”,那么它似乎适合于我们所熟悉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即穷人与富人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资产。这似乎与施蒂纳想要表达的意思有距离。现在先来看看英文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
1976年的英文版将德文词汇vermgende和unvermgende翻译为resourceful和resourceless(cf. karl marx/ fredebick engels collected e 5, p. 368),即“有财产资源的人”和“没有财产资源的人”。该词字面上已经不包含“能力”的意思了,已经不能体现德文词汇所具有的双重涵义。根据英文版的翻译,施蒂纳对穷人与富人形成原因的理解似乎是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相近的。
由于德文词汇vermgende具有双重涵义,即“能力”或“资产”,其否定词是unvermgende,即“没有能力”或“没有资产”,因此我们可以提出两个问题:对于施蒂纳来说,穷人缺的到底是什么:是“能力”,还是“资产”?只有弄清楚施蒂纳的原意,我们才能够明白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意图。
然而,对施蒂纳原意的理解取决于对其使用词汇的涵义选择,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于接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引用的施蒂纳关于穷人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青年科任教师树立威信的意义与策略的论文.doc
- 论非晶的形成、参数及设计方法综述的论文.doc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高校民俗教育的论文.doc
- 论非理性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论文.doc
- 论韩国古典叙事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演变过程的论文.doc
- 论音乐欣赏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的论文.doc
- 论项目教学 六步法 的设计与实施的论文.doc
- 论顾炎武的经学思想的论文.doc
- 论预应力张拉用千斤顶的正校与反校的论文.doc
- 论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理论的论文.doc
- 试从不同节目类型看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情态的论文.doc
- 试从人才分类角度看工程教育 析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的论文.doc
- 试从外在因素分析苔丝悲剧的根源的论文.doc
- 试以《拟恨赋》为例浅析李白对魏晋南北朝赋文学的继承的论文.doc
- 试优化装备资源管理 论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论文.doc
- 试加强思想教育 论开辟历史课堂教学新天地的论文.doc
- 试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思考的论文.doc
- 试对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析的论文.doc
- 试抢福建省女职工建功立业的特色、成因及对策—来自于福建省女职工“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 课题组的调查研究实例的论文.doc
- 试探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论文.doc
最近下载
- 陕西安信显像管循环处理应用有限公司.pdf VIP
- 2025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铅锌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每日“防高坠三检”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防治安全技术标准》.pptx VIP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单招物理试题答案2025 .pdf VIP
- 2025数智采购供应链发展报告-亿邦智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25.pdf
- EPLAN Electric P8软件技能培训课件.ppt VIP
- 食堂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热电运行部01炉内升降平台及脚手架搭设、拆除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