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TTP2.0中文版教程
HTTP 全称为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中文叫做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 Web? HYPERLINK /portal.php?mod=listcatid=20 \t _blank 应用层传输,是 Web 架构的核心,它至今公布有 3 个版本:
HTTP 0.9,只有基本的文本 GET 功能。
HTTP 1.0,完善的请求/响应模型,并将协议补充完整。
HTTP 1.1,在 1.0 基础上进行更新,增加了如 长久连接 keep-alive 与 chunked 等功能。
距最近 1999 年 6 月? HYPERLINK /rfc/rfc2616.txt HTTP 1.1 RFC 2616?发布以来至今已有 15 年。
而 HTTP 2.0 首个 draft 已于 2012 年 11 月发布,预计到明年初正式发布。它保证了与 HTTP 1.1 的完全语义兼容,最初考虑的是 Google SPDY 协议、微软的 SM 协议和 Network-Friendly HTTP 更新。最终各方推荐了 SPDY 协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更新。
HTTP 2.0 相比 1.1 的更新大部分集中于:
多路复用
HEAD 压缩
服务器推送
优先级请求
作为与时俱进的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和学习 HTTP 2.0,它对我们未来 Web 性能优化工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一切优化的基础。现 Chrome 里也已使用 SPDY。
今天我们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则信息,由 FEX 的 zhangtao 等同学们,业余花费近半年时间翻译的 HTTP 2.0 草案发布。
via? HYPERLINK /article-6845-1.html \t _blank HTML5 中国
附上 zhangtao 的? HYPERLINK /fex-team/http2-spec/blob/master/HTTP2%E4%B8%AD%E8%8B%B1%E5%AF%B9%E7%85%A7%E7%89%88%2806-29%29.md \t _blank Github 原文:
IETF HTTP2草案(draft-ietf-httpbis-http2-13)
摘要
本规范描述了一种优化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TTP/2通过引进报头字段压缩以及多路复用来更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减少感知延迟。另外还介绍了服务器推送规范。
本文档保持对HTTP/1.1的后向兼容,HTTP的现有的语义保持不变。
1 介绍
Th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is a wildly successful protocol. However, the HTTP/1.1 message format ([RFC7230], Section 3) was designed to be implemented with the tools at hand in the 1990s, not modern Web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As such it has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that have a negative overall effect on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today.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协议。 但是HTTP/1.1 是针对90年代的情况而不是现代web应用的性能而设计的,导致它的一些特点已经对现代应用程序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In particular, HTTP/1.0 only allows one request to be outstanding at a time on a given connection. HTTP/1.1 pipelining only partially addressed request concurrency and suffers from head-of-line blocking. Therefore, clients that need to make many requests typically use multiple connections to a server in order to reduce latency.
特别是,HTTP/1.0只允许在一个连接上建立一个当前未完成的请求。HTTP/1.1管道只部分处理了请求并发和报头阻塞的问题。因此客户端需要发起多次请求通过数次连接服务器来减少延迟。
Furthermore, HTTP/1.1 header fields are often repetitive and verbo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