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细则汉字.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细则汉字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一、考点阐释;(一)《考试大纲》表述为:“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分析《考试大纲》可以看出: 本考查点能力层级为A级,在高考语文要求的五种能力层级中,属于最基本的层级;“现代汉字”指现代汉语常见常用字,那些在古代汉语中使用,而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使用的汉字不在考查范围之内。 所考查汉字应该主要出自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常用字(2500个)和次常用字(1000)个。; ;(三)考查范围明确 考查范围,以3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为主,考查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一般不会超出此范围。如果超出此范围,一般也是课本上出现的字形。; ; ;  (2010·湖北高考)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 A.扭怩/扭捏  交接/交结  急风暴雨/疾风劲草 B.姻缘/因缘 机遇/际遇 促膝谈心/抵足谈心 C.口型/口形 飘荡/漂荡 轻歌曼舞/清歌妙舞 D.意想/臆想 定势/定式 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解析: A项中“扭怩”的“扭”应为“忸”。其余均无误。本题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识记,能力层级为A级。重点考查常用词中同音易混字的识别。对此类题,首先应立足知识储备,运用“据义推形”“据理推形”等方法;还应了解一些汉语词汇的造字、构词规律。比如“忸怩”,常用来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侧重心态神情的描绘,因此往往使用“忄”旁。; ; ;三、别字类型 ;1、字形相近而误 ;2、字音相同或相近而误 ;4、字音相同、字义相近而误 ;5、望文生义而误 ;四、辨析汉字及识记字形的方法; ; 例1:“戍、戌、戊”这几个形近易混的汉字,只要记住了它们的读音,就能记住它们的字形,有时候可以利用口诀或顺口溜来记住:“点戍(shù)横戌(xū)中空戊(wù)”。 例2:“肄业”中的“肄”易误写作“肆”,“肄”读yì,而“肆”读sì;“穷兵黩武”中的“黩”易误写成“赎”,“黩”读dú,而“赎”读shú。 当然在具体的积累中也可以把读音相近的一些词语作简单的归类,比较记忆。比如“云蒸霞蔚”“瑕瑜互见”“闻名遐迩”“目不暇接”中的“霞”“瑕”“遐”“暇”都读xiá。 ;2.形辨法 在汉字中,形声字占了绝大多数,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词语“喘息”“湍急”“瑞气”“怀揣”“踹了一脚”中的“喘”“湍”“瑞”“揣”“踹”五个汉字的不同主要在于偏旁,结合偏旁的表形表意功能,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再如“书籍”中的“籍”,如果忽略了其与“竹简”相关,就很容易误写成“藉”字。; 根据形声字去记 惦念、掂量、国籍 、 慰藉 、 云霄 夜宵、暮霭 和蔼、亲密 蜜月、 旗杆 钓鱼竿 揭竿而起 麦秆、渎职 穷兵黩武 连篇累牍 买椟还珠 立功赎罪 以身殉职(徇私枉法 循序渐进 ) 好高骛远(趋之若鹜);; ;5、并举法, 根据结构对称去记。 如:“名门望族”,“名”和“望”相同,指有名望的家族,不能写成“名门旺族”。 “貌合神离”,“离”“合”相对,不能写成“和”。 “惹是生非”,“是”“非”相对,不能写成“事”。 “奴颜婢膝”,“奴”“婢”相对,不能写成“卑”。 “山清水秀”,“清”“秀”相对,不能写成“青”。; ;6.语境法 语境法即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对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辨析。 例如“耗费工力”不能写作“耗费功力”,“工力”与“功力”都表示“功夫和力量”,而表示“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人力”时,只能写作“工力”;“功力”还表示“功效”,如“功力不佳”。 ; ;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