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讲:潮汕方言
第四章 潮汕方言(潮州话);第一节 潮州话的由来与演变;1、潮州话于方言区上的归属; 我的看法是,若从闽语原始生成在福建省境内,问题是潮汕地区连同海陆丰地区(汕尾市)在地理上与闽南连成一片,而历史上文化类型一直都是协同的,所以把潮州话和海陆丰话划入闽南区是合理的。尽管远离海峡的海南岛、与雷州半岛的海南话和雷话毕竟在地理空间隔离,但都是宋元以来主要由泉、漳、潮州移民而造成的语言面貌,尽管语言出现变异,但其文化渊源仍是清晰的,归属作为文化概念上的“闽南方言区”也并非无据。
闽南方言区的大本营应把潮汕地区与海陆丰地区列入。闽南次方言进一步的分区:
泉州腔 ——台湾话 漳州腔
闽南方言区 潮州腔 海陆丰腔
雷州腔 海南腔;2、“鹤老”(福佬)话解;二、潮汕方言的使用人口、分布及内部差异; 饶平县:中南部包括三饶镇以南居民讲潮汕话使用人口60多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0%;北部靠近大埔、平和县的上善、上饶、饶洋、九村、建饶等及新丰镇的大部,韩江林场等部分村落均讲客家话,使用人口约17万,约占总人口的19%。(《饶平县志》第三十一篇“方言”,广东人民出版社,页1004-1024)
潮安县(含湘桥区):赤凤镇西北角的四望坪、坑尾头、曹厝、水口、大庵等村和登塘镇北部的尧田、平林、横田为客语区,整个田东乡90%以上人口(约7000人)为客家人,当然这些地区都是潮客双语区。(《潮州市志》,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丰顺县:会讲潮州话人大约有15万人(其中3000人操漳浦腔的闽南话),约占全县人口的20%,主要分布在 留隍片( 留隍、东 留二镇)和汤南片(汤南镇及汤坑南边),恰好为韩江和榕江北河从潮汕地区向北凸上去的那部分。(高然:《广东丰顺 留隍潮州话的语音特点》,《潮学研究》第5辑)
揭东县(含榕城区):大部分居民讲潮州话,约占县总人口的93%,讲客家话6%,分布在县西、北山区和半山区的龙尾、玉湖、新亨、埔田、白塔小部分等地。(新编:《揭阳县志》第十三篇“语言”); 揭西县:是潮汕地区客家话覆盖面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县份。有近80%面积的地区讲客家话,人口达41万,占全县56.8%;26.6%面积讲潮语,人口31.4万,占全县43.2%,操潮语仅有棉湖、凤江、大溪、钱坑、金和、塔头、东园7镇。(林伦伦:《广东揭西县方音研究》,载《汕头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普宁市:西北部山区通行客家话,如南阳地区的梅林、高埔、船埔、大坪等镇,南阳、黄沙乡,大坪农场、后溪林场等地;云落镇、石牌镇和大池农场、马鞍山农场的大部分山区居民操潮、客双语。(新编《普宁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
; 惠来县:西北山区部分村落。(具体分布有待考察)
潮阳市:绝大部分地区流行潮语。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如雷岭、红场、两英、仙城、谷饶、金玉等镇(区)的部分村落,胪岗、田心、西胪等镇的个别村落,这些地区都是双方言区,既会讲客家话,又会讲潮州话。
双方言区——“半鹤佬”:主要分布于潮阳市的山区客家话方言岛和潮汕东北侧、西北侧及西南侧潮语与客语的过渡地带。;(三)潮汕方言的内部差异; 在第一区中,潮州市区与潮安与澄海的大部分地区和丰顺县的留隍地区为一片,饶平县潮语区为另一大片(两片的主要差异是韵母ie和io的不同)。其中前者又可分出潮州市区及近郊和潮安县北部、留隍镇为一片,其余澄海大部及潮安县东、西、南部合为一片;后者粗略可分为南北两片,北片以三饶音为代表,南片以黄冈音为代表。
汕头市区兼有三大区的特点,可自成一个特殊的方言点。
潮汕方言三大区地域相当接近于宋元时期的海、潮、揭三阳的分界,可见行政区划对语言的整合起相当的作用。
;三、宋元以来潮州话的传承与演变; 宋元以来至明代中期,潮州话与闽南地区的漳州、泉州基本上可以顺利地沟通。潮、泉合腔戏文的存在,也可证明两地语言的共通性。但是,因潮州作为一个长期独立又不属于福建的统县政区,其语言发展必有其特殊的途径,也应有一席之地。立足于政区分界,明代戏曲潮(潮调)、泉、兴化不同腔调的并行,毕竟意味各地的语音有所差别。从13世纪至17世纪约400年间,由于闽南向潮汕不断移民,造成最重要的一点是既有分化,也有整合。于是,我们并不可以认定400年来潮语与泉、漳语越走越远。也即是说宋元时期的潮语与闽南语的接近程度,到了明清之交并不一定会降低。此外,方言随移民的推移并不是墨渍式,也有板块式的移动,如福州的福清县和兴化地区的移民对潮州的影响并不亚于泉、漳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