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发动机排放与噪声选编
第八章 发动机排放与噪声;排放: 汽油机的CO、NOx和HC排放比柴油机的多,柴油机的炭粒排放比汽油机的多。
据统计,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3000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汽车尾气正在成为大气污染的“元凶”。
噪声: 汽车的主要噪声源 — 发动机。
汽油机的主要噪声源 — 风扇噪声和配气机构噪声。
柴油机的主要噪声源 — 燃烧噪声
柴油机的噪声比汽油机的大。
;本章主要介绍:
1.有害排放物的危害及生成;
2.突出影响汽油机、柴油机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与常用的有害排放物控制技术;
3.简述排放标准与测试技术;
4.发动机噪声来源与控制;
5.兼顾各种控制方法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带来的影响,以期寻求最优的综合性能。
;第一节 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及危害;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方案预测结果,中国汽车保有量在2005年达到3356万辆,2010年将达到5669万两(实际截至09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保有量为6689.8万辆),2020年将达到13103万两(实际截至201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发动机污染物排放总量也日趋上升。
2003年全国机动车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 )排放量已分别达到836.1万t、3 639.8万t和549.2万t,比1995年分别增加了2.51、2.05和3.01倍,而其他污染源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1995年与2003年相比,平均下降了15%左右。;二、发动机排放污染物的危害
发动机排放污染物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微粒,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而且,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由于造成温室效应,对大气环境有严重影响。
; 1、一氧化碳 (CO)
CO是无色、无臭、有窒息性的毒性气体,人体血液中的血红素蛋白(Hb)对CO的亲和力比对氧气的亲和力高300倍,能很快和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素蛋白(HbCO),同时HbCO的解离速度却是氧合血红素蛋白的解离速度的1/3600,且HbCO的存在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碍了氧的释放,导致人体缺氧,血液中不同浓度HbCO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见表8-2:
表8-2 不同浓度的CO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碳氢化合物(HC)
HC包括未燃和未完全燃烧的燃油、润滑油及其裂解和部分氧化产物,如烷烃、稀烃、芳香烃、醛、酮、酸等数百种成分。
(1)烷烃基本上无味,对人体健康不产生直接影响。稀烃略带甜味,有麻醉作用,对粘膜有刺激,经代谢转化会变成对基因有毒的环氧衍生物。芳香烃对血液和神经系统有害,特别是多环芳香烃(PAH)及其衍生物有强致癌作用。
(2)醛类是刺激性物质,对眼、呼吸道、血液有毒害。
(3)烃类成分还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3、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是燃烧过程形成的多种氮氧化物,如NO、NO2、N2O3、N2O5,总称为NOx。在内燃机中主要是NO,约占95%,其次为NO2,占5%。
(1)NO是无色无味气体,只有轻度刺激性,毒性不大,高浓度时会造成中枢神经有轻度障碍,但NO易被氧化成NO2。
(2)NO2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见表8-3。 NO2吸入人体后,和血液中血红素蛋白(Hb)结合,使血液输氧能力下降,对心脏、肝、肾都会有影响。 NO2易溶于水,被人吸入肺部后,能与肺中的水分结合成稀硝酸,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
NO2是地面附近大气中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也是酸雨的来源之一。; ;4、光化学烟雾
HC和NOx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会生成臭氧(O3)和过氧酰基硝酸盐(PAN),即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强刺激性的二次污染物。
臭氧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刺激和破坏深部呼吸道粘膜和组织,对眼睛也有刺激。其毒害与二氧化氮类似。在低浓度长时间作用下,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与其它疾病。
(2)还能阻碍血液输氧的功能,造成组织缺氧现象,并会造成视力迟钝、甲状腺功能受损、骨骼早期钙化等毒害。
(3)根据近年研究,它还会引起染色体的畸变。
;表8-4 不同浓度的O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微粒
微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微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有关。微粒愈小,悬浮在空气中的时间愈长,进入人体肺部后停滞在肺部及支气管中的比例愈大,危害也就愈大。微粒除对人体呼吸系统有害外,由于微粒存在孔隙而能粘附SO2、未燃HC、NO2等有毒物质和苯丙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