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发动机新技术;;1、多气门分别投入工作
多气门分别投入工作的方式有以下两种:1)通过凸轮或摇臂控制气门按时开或关2)在气道中设置旋转阀门,按需要打开或关闭该气门的进气通道;
2、可变进气道系统
可变进气道系统是根据发动机不同工况,采用不同度及容积的进气管向气缸内充气,以便能形成惯性充气效应及谐振脉冲波效应,从而提高充气效率及发动机动力性能。三种工作形式:
1)双脉冲进气系统
2)四气门二段进气系统
3)三段进气系统;⑴双脉冲进气系统;⑵四气门二阶段进气系统;可变进气管长度技术;可变进气管长度技术;日产汽车可变进气系统;大众——进气管截面积可变技术;关闭状态;⑶三段进气系统;§1-1-2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控制系统;1、VTEC机构;2、VTEC工作原理;3、i-VTEC发动机;2、宝马汽车公司的VANOS;宝马Valvetronic;Valvetronic工作原理;3、丰田??车公司的VVT-I技术;;VVT-i控制器(OCV)结构;工作过程——提前;工作过程——滞后; VVT-i控制原理;4、马自达马自达6可变配气定时机构;叶片式可变配气定时器;凸轮轴正时机油控制阀 ;可变配气相位装置;;提前;;滞后;;§1-2电子节气门;2、电子节气门的工作原理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将驾驶员要加速或减速的信息传递给节气门控制ECU,计算出相应的最佳节气门位置,发出控制信号给节气门执行器,由执行器将机气门开度控制在计
算出的最佳节气门位
置。
3、电子节气门的应用
如图所示为宝马
valvetronic电子气
门;节气门控制器(节流阀体);§1-3缸内汽油直喷发动机;2、缸内汽油直喷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分层喷油与均匀喷油;A6L FSI 3.2L V6发动机 燃油喷射系统组成;;3、缸内汽油直喷系统的应用;4、 FSI发动机与TSI发动机比较;5、双喷射发动机
双喷射发动机采用直接燃油喷射和进气口燃油喷射两个系统
6、奔驰压电直喷发动机CDI
CDI (Condenser Diode Ignite的缩写,是电容二极管点火的意思 )
相比柴油机,汽油中压电控制模块直接控制 针阀,因此针阀的动作更加精确;缸内直喷技术;半开式燃烧室中的空气运动——挤气涡流;半开式燃烧室中的空气运动——进气涡流;§1-4复合火花点火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节气门半开时;工作原理—节气门全开时;2、克莱斯勒300C 5.7L HEMI发动机;3、奔驰AMG G500 5.0L V8发动机;§1-5 稀燃发动机;2)汽油机实现稀燃的关键技术
1)提高压缩比
2)分层燃烧
①分层燃烧
②次分层燃烧
③均匀燃烧
3)高能点火
2、发动机稀燃系统的控制
1)空燃比的闭环控制
2)喷油时刻的控制
3)点火正时的控制
;稀燃系统空燃比控制原理;稀燃系统空燃比控制原理;分层燃烧;次分层燃烧;均匀燃烧;1-6 可变压缩比技术;结构;; 左:高压缩比 右:低压缩比;工作过程;§1-7 转子发动机;工作过程;工作过程;2)运动特点:三角转子的中心绕输出轴中心公转的同时,三角转子本身又绕其中心自转。在三角转子转动时,以三角转子中心为中心的内齿圈与以输出轴中心为中心的齿轮啮合,齿轮固定在缸体上不转动,内齿圈与齿轮的齿数之比为3:2。上述运动关系使得三角转子顶点的运动轨迹(即汽缸壁的形状)似“8”字形。三角转子把汽缸分成三个独立空间,三个空间各自先后完成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三角转子自转一周,发动机点火做功三次。由于以上运动关系,输出轴的转速是转子自转速度的3倍,这与往复运动式发动机的活塞与曲轴1:1的运动关系完全不同。;2、转自发动机与传统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比较;④ 利于发展高速发动机,由于活塞转子与主轴转速比为1:3,故不需很高的活塞转速即可实现发动机的高转速。
2)转自发动机的缺点
①油耗高???
②发动机的结构导致只能采取点燃式而不能采用压燃式,即只能用汽油作为燃料而不能用柴油。
③由于转子发动机采用偏心轴,导致发动机振动较大。
④功率输出轴(主轴)位置高,不利于整车布置。
⑤转子发动机的加工制造技术高,成本比较高。;3)转子发动机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比较
①燃油燃烧转化为机械能的途径不同。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必须通过活塞连杆组进行转化,而转子式直接由三角转子推动偏心轴旋转
②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四个行程都是在一个气缸内进行,而对于转子发动机来说,转子与缸壁的三个工作室容积不停地变动,在摆线型缸内相继完成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
③转子发动机的排量通常用单位工作容积(最大与最小容积的差值)和转子数量表示。
3、转子发动机的应用
转子发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