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园林》2016年导学案(含答案)
PAGE
PAGE 4
大同中学2016—2017学年初二(上)语文校本作业
课题:13 《苏州园林》 课型:讲读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说明事物的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画意美。
【学习重难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采用适当的说明顺序来突出这个特征的。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自主预习】
■作者介绍:叶圣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
■作品介绍:《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应香港一家出版??准备出版的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所写的序言。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作者采用了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按照拼音写汉字。?
池沼( ) 嶙峋( ) 着眼( ) 琢磨( )
丘hè( ) 轩xiè( ) 相间( ) 对称( )
2.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判断相应词语。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重重叠叠的山峰、峭壁。( )
= 3 \* GB2 \* MERGEFORMAT ⑶根据不同地点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方案。( )
= 4 \* GB2 \* MERGEFORMAT ⑷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
= 5 \* GB2 \* MERGEFORMAT ⑸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的创造性构思)。( )
= 6 \* GB2 \* MERGEFORMAT ⑹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思考:
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 ,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是: ,设计者和匠师们是从从 , , ,
四方面下功夫来体现以上特点。
【课后巩固】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4.作者在描绘苏州园林的美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每种说明方法举一个例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