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花鸟画.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课 花鸟画

第13课 花鸟画 (一) ◆本课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基本技法以及相关基础知识。学习菊花、梅花画法,运用中锋、侧锋等笔墨技巧创作一幅简单的花鸟画作品。 ◆本课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花鸟画知识,体会花鸟画笔墨技巧。 ◆本课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笔墨的技巧,处理画面的主次、虚实关系。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套教材“中国画系列”知识体系中的一课。从本套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彩墨游戏(一)》和《彩墨游戏(二)》到四年级下册的《用彩墨画鱼》、《动物的脸》的编写都是按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用毛笔、宣纸、国画颜料等尝试中国画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了解这些工具材料的基本特性及使用方法。在本册教材中本课与《花鸟画(二)》《山水画》《有特点的人脸》形成一个知识单元,特别是与《花鸟画(二)》一课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有着递进的关系。本课的突出特点是由过去体验笔墨乐趣过渡到正式的中国画学习,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并进行中国画小品的创作,体验笔墨之美,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花鸟画的独特内涵,从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以描绘花卉、竹石、动物(以鸟类即翎毛为多)为画面主体。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工笔花鸟画和水墨写意花鸟画两大类。或勾勒填彩,色彩艳丽。或水墨晕染,雅逸清淡,各具特色。 中国花鸟画是为工艺装饰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早在原始彩陶和商周青铜器上,已可窥见花鸟画的端倪。根据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独立形态的花鸟画作品和一些擅长此类的画家。如顾恺之的《凫雁水鸟图》、 HYPERLINK /view/130940.htm \t _blank 萧绎的《鹿图》等,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迄今已无迹可考。至唐时,花鸟画正式形成独立的画科。由于当时宫殿、屋宇、陵墓及寺观壁画的装饰需要,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画家,《宣和画谱》中记载:曹霸、 HYPERLINK /view/127593.htm \t _blank 陈闳的鞍马, HYPERLINK /view/1132869.htm \t _blank 冯绍正的画鹰, HYPERLINK /view/55693.htm \t _blank 薛稷的画鹤, HYPERLINK /view/100527.htm \t _blank 韦偃的画龙,边鸾、 HYPERLINK /view/906746.htm \t _blank 滕昌佑、刁光胤的花鸟,孙位的画松竹,不仅表现了强大的阵容,而且各自都有杰作。如薛稷画鹤, HYPERLINK /view/2211.htm \t _blank 杜甫有诗赞曰:“ HYPERLINK /view/1095639.htm \t _blank 薛公十一鹤,皆写 HYPERLINK /view/9244.htm \t _blank 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低昂各有意,磊落似长人。”五代时,画坛出现“徐、黄二体”并影响至北宋初期。由于题材与表现手法的不同,分别呈现出“野逸”和“富贵”的旨趣。北宋中期以后,随文人写意画风的兴起,出现了水墨花鸟画,画家们多以“四君子”(梅、兰、竹、菊)为题材作画,各有寄托,寓意深远。特别是明代晚期的徐渭,作品 “不求形似求生韵”,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对后来的石涛、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的写意花鸟画皆有很大的影响。近现代以来,花鸟画名家辈出,虚谷、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李苦禅、陈玉圃等,都创造性的发展了中国传统花鸟画。 在中国画的发展进程中,花鸟画逐渐形成了注重花之形态与生意、鸟之造型与神态的艺术表现传统,讲究托物言志,讽喻寄旨,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构图上主要以折枝花卉的形式分布画面,特别注重要摆好主宾揖让的关系,布局讲究疏密错落,前后贯穿,变化掩映,而在色彩运用和诗书画印的结合上,同样具有一般中国画的特点。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共有三个页面。 图片部分 (一)经典名作欣赏。师法名家经典之作是中国画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详察经典名作的用笔、用墨、设色、布局、行气等,以培养正确的入门基础。从经典入手,培养正见,少走弯路,起步高,终身受益,所谓“蒙以养正”。 教材28页展示了吴昌硕的《菊石图》和董寿平的《春风第一枝》两幅国画作品。这两位近现代花鸟画代表人物,特点和风格不同,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他们分别擅长菊花和梅花。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四君子、紫藤、牡丹、水仙等都是他最喜欢表现的题材,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的行笔、篆刻的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