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读《教育:非常痛非常爱》有感.docVIP

侯春读《教育:非常痛非常爱》有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侯春读《教育:非常痛非常爱》有感

《教育:非常痛,非常爱》读后感 星海小学 侯春 寒假在家读了王开东老师的《教育:非常痛,非常爱》,本来是抱着应付差事,囫囵吞枣随便看看的心态去读的,然后再写点笔记。谁知当我打开书,读了王老师的“时评----答案在风中飘”后,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读得这么专注,这么快,不仅是被王老师那犀利的视角和敢说真话的勇气所感染,更是被他对教育“非常痛,非常爱”的情怀所感动,也是被他的博学与深刻所折服。 我有一个读书习惯,就是每看一本书都喜欢看“序”,有些书的“序”写的非常好,有些就写的过于华丽而没有实质的东西。看到李镇西老师为王开东老师的这本《教育:非常痛,非常爱》写的“序”,我觉得写的真是到位。李镇西老师对王开东老师的评价是“睿智而纯真”,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李镇西老师对王开东老师的评价可真为一针见血。李镇西老师在“序”中说“因为睿智所以“看透”,因为纯真所以依然“热爱”。”王开东老师在书中对现在教育的深刻剖析,让我们当代的很多老师产生了共鸣,有些老师甚至因为现在的教育现状深感悲哀,决定放弃或是“自暴自弃”,而王开东老师却是对现在的教育不仅“看透”,而是依然热爱,不离不弃。这对我们是很大的启迪和鼓励,王开东老师的敢说敢做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和未来。他的呐喊让广大教师有了呼吸的空间;有了对教育的动力和对教育的坚持。 王老师的《教育:非常痛,非常爱》全书分作“时评”“随笔”“杂谈”“人物”“叙事”“视界”六个版块,每个版块大多由十篇文章构成。在书中王开东老师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广博的学识、犀利的言辞、深刻的诠释了自己对教育体制、教育现状、教育前景的理解与剖析。在“时评”版块中,从范跑跑的“把生命的一切都击溃”,说到杨不管的心灵挣扎;从说谎基因和色狼元素,说到汶川短信“真实的谎言”;从“校长的不识字”说到袁隆平的院士落选。等等的一切,都可见王开东老师对时事的关注,对教育的关切,对藏在时事背后的信息解读得入木三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随笔--不服从江湖”这一板块,也是本书“最有趣”的一个篇章。比如《郭靖身上的教育元素》,王开东老师认为,郭靖的小学老师是江南七怪,他们完全不顾教育的生成规律,也不根据郭靖自身的特点,锅碗瓢盆一起上,完全是应试教育的拔苗助长。郭靖的中学老师是马钰,他能够因材施教,对笨拙的的郭靖坚决不讲解复杂的内功原理,而是把全真教的内功心法,都化解到如何呼吸、如何睡觉、如何走路的日常生活之中。郭靖对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兴味盎然。马钰的教育,以启发式为主,注重能力培养。郭靖高中阶段的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洪七公,他为郭靖单独开课,教学内容是简单易记、易学难精的降龙十八掌,不需要三天两头地布置作业,搞血汗教育。到了大学阶段,郭靖更是杂学旁搜,周伯通教了九阴真经、一灯大师讲解了一阳指、三次华山论剑的观摩练习等。最终郭靖一飞冲天,成为江湖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并最终成为一代宗师。作者深有感慨地说,倘若我们能够因材施教,倘若我们对待每一个愚笨的学生都能用尽这一番苦心,倘若我们的学生都能够像郭靖一样永不言弃,那么,还有什么教育不能成功呢?所以,作者得出“德育是人成长的第一生产力”的教育论断。还有在《佛祖是个好老师》这一篇中,王老师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是一个阴谋,是佛祖指使下散发出的阴谋。佛祖这个好老师,他绝不向学生灌输真理,哪怕是极乐世界的绝对真理,也绝不直接给予,而是让学生主动探究;他把真经牢牢攥在手里,甚至把真经藏在西天,并且制造重重迷雾,设置一个个障碍,让你经历千辛万苦,甚至九死一生,在过程中经历,在经历中体悟,在体悟中成长,在成长中获得无形的“真经”。 在“杂谈--不做教书匠”这一板块中,王老师的《假如学生是乌鸦》这一篇中,就有这个问题,我们老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作者说,纵观现在的教师队伍,可能会采用这样一些方式。第一种是灌输式,而且是“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地灌水,结果乌鸦得了“喝水恐惧症”。第二种是诱导式,诱导乌鸦“乌鸦,我告诉你,过一会儿你就会口渴的……怎么样,你现在口渴了吧?难道你还没口渴吗?你怎么能不口渴呢?”等到乌鸦真的口渴了,老师终于撕开画皮,说,“好的,乌鸦,来吧,我喂你喝水。”第三种是启发式,启发乌鸦一颗一颗把石子往瓶子里丢,丢到最后,水终于溢出来了,可乌鸦仰天大笑,兴味索然,一滴水也没有喝。第四种是体验式,老师只做智力上的提供者:“孩子们,你们把那些小石子投入瓶子里,看看会怎么样?”等水涨起来了,乌鸦喝到了水,可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的伟大,只觉得老师伟大,什么都在老师的掌握之中。第五种是个体探究式,老师先帮乌鸦界定了他现在确实很渴,很想喝水,但又实在够不着,然后老师让乌鸦弄清喝水的障碍是什么,再一步步解决。这样,乌鸦喝到了水,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还发现自己喝到的水是甜的。第六种是合作探究式,在这个过程中,他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