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牡丹申遗上报版教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朵牡丹申遗上报版教程

—PAGE 16— —PAGE 17— 附件2 申报项目代码:Ⅷ   洛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申报书 申报项目类别: 【传统技艺】         申报项目名称: 【牡丹全花茶制作工艺】          申报县(市、区)(盖章):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 二零一五 年十二月 二十五 日 一、基本信息 属 地洛阳市洛龙区项目名称牡丹全花茶制作工艺申 报 者杨晓红负 责 人李银霞通讯地址洛阳市865智创广场8楼邮 编471000电 话0379传 真0379电子信箱163.com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市境东西最大横距170公里,南北168公里,总面积15229.73平方公里。现辖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伊川县、宜阳县、嵩县、洛宁县、栾川县、汝阳县、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洛龙区、和吉利区等一市八县六区。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气候温暖,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在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是三皇、五帝之墟。从夏王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立国。洛阳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是茶文化、牡丹文化的发源地,是伟大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二、项目说明 类 别传统技艺代 码Ⅷ分 布 区 域牡丹全花茶,在中国茶业史和牡丹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洛阳、山东、安徽等地在古代都有制造。从史料证实,牡丹全花茶发明于隋代的洛阳,长期是牡丹全花茶的生产中心。现在牡丹全花茶的唯一产地是洛阳。历 史 渊 源【主要讲牡丹全花茶制作工艺的历史,也就是除了你们杨家,其他历史上的牡丹全花茶制作】洛阳牡丹全花茶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由隋唐名医杨上善在陆浑县(今嵩县、栾川)发明。唐宋时曾经的皇家御茶。 洛阳是牡丹全花茶生产和贸易中心。主要由朝廷尚方监领导下的官营手工工场制作。 宋代以后,牡丹全花茶艺术传至民间,山东菏泽赵家,安徽亳州曹家也有牡丹全花茶加工,但还以洛阳为制作中心。清代、民国时期,洛阳有牡丹全花茶坊八家,以杨氏最为著名。赵家、郭家次之。 基 本 内 容牡丹全花茶的工艺是一种历史传承,它和平常的牡丹茶是根本不同的,常见的牡丹茶是采摘牡丹的花瓣制成,而牡丹全花茶是花朵茶,将一朵牡丹的花瓣、花蕊、花粉完整入茶,保留了牡丹花的完整成分。 该产品取白凤丹牡丹之鲜花,经古法烘焙,保持完整的花蕊、花粉、花瓣和花型。沸水冲泡,整朵花在茶杯中慢慢绽放,金黄的花蕊、红色的花芯与洁白的叶片,漂浮在淡淡的浅浅的黄色花粉水中,冰清玉洁白牡丹栩栩如生,醇香四溢。牡丹全花茶具有多种养生保健功效,是茶中的极品,常饮牡丹花朵茶,使人健康和美丽。 牡丹全花茶,质量要求严格,工艺非常复杂。它必须采用栾川、嵩县的高山凤丹牡丹,用采、凉、烤、窨等多道工序,最后进行质检精选和分级。制品及作品等 相 关 器 具、牡丹全花茶制品: 1、花茶类:各级牡丹全花茶。 2、茶具类:特制花茶具。 3、技艺类:牡丹全花茶加工工艺。传 承 谱 系牡丹全花茶产生于隋炀帝时期的洛阳,从隋朝到清朝时期,一直是皇家御茶。 洛阳杨氏牡丹全花茶世家的始祖是杨上善,隋唐陆浑县(今嵩县、栾川)杨山人,隋唐御医。杨氏牡丹全花茶是隋唐宫廷御茶。此后,杨氏牡丹全花茶在洛阳杨氏家族代代传承。 一、杨鹤(1697-不详) 据清乾隆十年《洛阳县志》卷七载,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杨上善的第40代嫡孙杨鹤考中祭已科举人,授商邱县教谕,后又在山东、江苏任职。杨鹤出身洛阳中医世家和牡丹世家,精通医术。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杨鹤的母亲去世,丁忧回洛阳。葬母亲于杨山祖坟后,杨鹤结庐于杨山,并在杨山建立众芳园,这是一个集药草和牡丹、芍药种植为一体的药圃。 杨鹤在杨山三年中,系统总结了牡丹全花茶等牡丹产品的工艺,将牡丹全花茶的制作进一步规范化。清乾隆二年(1737年),杨鹤向乾隆皇帝献牡丹全花茶,乾隆皇帝品后,钦定此茶为御茶。杨鹤被封为三品御医。 二、杨浦亮(1723-1813) 杨鹤有两子,长子杨浦明,继杨鹤为御医,此支后来在北京建大龄堂药房,到清同治年间,该药房的分号已遍布全国。 杨鹤二儿子杨浦亮,与杨浦明同父异母,其母亲出身洛阳老城张氏,是茶叶世家。杨浦亮出生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在洛阳长大,自幼喜茶。乾隆二年(1737年),杨鹤入京后,杨山的众芳园由其妻张氏管理,王氏又置地一万亩,植牡丹三千亩,扩大了规模。 杨浦亮从14岁到杨山,随母亲生活。乾隆八年(1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