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第7次周测.doc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第7次周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第7次周测

上饶县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 7 次周测 高 一 语 文 考查范围:至必修二第2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这个角度讲,屈原应该向比他年长210岁的“至圣先师”孔子学习。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不为重用,或者被供而不用,也曾郁闷过,但他看清了现实的无奈,并不过多怨天尤人,只轻轻地一声叹息后,便一头扎进典籍诗书中,梳理上古时期的经典思想,集成和开创了博大精深的儒学思想。孔子的思想如一轮明月,映照人类文明的长河2500多年。人类文明史上影响时间之长远、影响力之深刻、影响范围之广的思想家,唯孔子为最,他在奠定历史文化高度的同时,成就了自身的精神高度,后世无以企及。苍天有眼,巨擘如风,总是在重重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为你轻轻推开一叶窗。只是屈原没听到风吹窗启的吱呀声儿罢了。其实,人生原本就是多元、多彩的。 屈原的刚和孔子的柔,都是民族的骨骼,都是民族的性格,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巨雕和英雄史诗。 之所以感谢司马迁,是因为他敢于真实客观地评价屈原。像屈原这样一位不得志的贬官,在当朝的史官笔下是很难有真相可言的,如同对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被始用终弃的文臣武将的评价一样,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但是司马迁不同,他在屈原愤然投江150年后伫立汩罗江边凭吊先贤,那时的他只有20来岁,一样的满腹经纶,一样的家国情怀,“余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泪”。他高声诵读屈原的诗辞歌赋,志趣相投,英雄相惜,涕泪长流,所以他笔下的屈原才那么真实、那么有神采。司马迁的垂泪,是屈原溅起的水珠,是接续古今情感的一脉清流,因为25年后的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而触怒汉武帝,出于同样的悲剧、同样的悲情,他发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慷慨悲歌。我想,司马迁把屈原的死应该看得很重,而把自己看得很轻,因为他要著书立说,留住历史,记录包括屈原在内的悲剧英雄。从这个意义上说,屈原还应该向比他小210岁的司马迁学习。孔子、屈原、司马迁,各有志向,都是中国精神的骨骼。 挡车螳臂也是英雄,???死抗争也是战斗。水柱擎天,英气断流,屈原用生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矗立起一尊令后人仰望千年万年的丰碑。 仰望是需要载体的。文化的盛宴无须山珍海味,一枚粽子足够,加上驱邪的雄黄酒、奋进的龙舟队,更好。棱角分明,粽叶幽香,年年端午,款款深情,咀嚼和回味的是一种精神。有意思的是,中国人选择了在孔子的诞辰纪念日祭孔,亦选择了以屈原的忌日为节日,从此,中华民族的文脉里,弥漫了一种淡淡的忧思,以及绵绵的诗意。 (2013年06月14日《 光明日报 》)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不为重用,但他并不过多怨天尤人,而是梳理上古时期的经典思想,集成和开创了博大精深的儒学思想。 B.孔子在奠定历史文化高度的同时,成就了自身的精神高度,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影响后世无以企及。 C.屈原却不能向孔子那样,他虽然看清了现实的无奈,却过多地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最终被放逐。 D.屈原的刚和孔子的柔是指屈原刚直不阿、以死抗争的品质;孔子周游列国,受不到重用而选择著书立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司马迁与屈原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空,但其经历有相似的部分。 B.孔子、屈原、司马迁虽志向不同,一种是韧性进取,一种是忠贞不屈,一种是忍辱负重,但都是中国精神的骨骼。 C.孔子、屈原、司马迁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人身价值观的取向不同,但他们都是民族的性格,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巨雕和英雄史诗。 D.文章说“屈原应该向孔子学习”,“还应该向司马迁学习”。但作者还是充分肯定屈原用生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矗立起一尊令后人仰望千年万年的丰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谢司马迁,是因为他敢于真实客观地评价屈原。是他的《史记》让后世记住了包括屈原在内的悲剧英雄。 B.司马迁和屈原他们的悲剧除了历史特有的背景之外,他们志趣相投,英雄相惜,所以他笔下的屈原才那么真实、那么有神采。 C.屈原和司马迁出于同样的悲剧、同样的悲情,而司马迁选择了隐忍苟活,是因为他要著书立说,留住历史,是为了完成《史记》。 D.司马迁把屈原的死应该看得很重,而把自己看得很轻,更多的是源于二者自身的性格和人身价值观的取向。 答案:1、(C、屈原“过多地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文中无此信息。)2、(C、原文“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巨雕和英雄史诗”是指孔子、屈原。)3、(D、“更多的是源于二者自身的性格和人身价值观的取向”不是前者的原因,原文说“因为他要著书立说,留住历史,记录包括屈原在内的悲剧英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4、实用类文本阅读: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