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题:中国模式2概念.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的 ;阅读书目; 过去60多年的世界发展观和发展道路包括哪些?过去60多年的中国发展之路和发展观如何演化的?中国怎样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成功探索了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后,为什么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却犯了严重失误?尤其是在苏东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已明显暴露出严重弊端并引起警觉后,为什么又重蹈了他们的覆辙?怎样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传统社会主义的关系?;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竞争发展,可为何彼此老是敌我相待?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何长期流行“恐资病”?改革开放以来,“爱资病”为何又能席卷中华大地?怎样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全球化浪朝不可逆转的时代里,究竟应该如何处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本专题追问问题之四:; 专题: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 一、二战以来的发展道路概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 ; 一、二战以来的发展道路概述 ; 1957年11月在莫斯科通过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论述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普遍性的共同规律: 一是以马列主义政党为核心的工人阶级领导劳动群众进行这种或那种形式的无产阶级革命,建立这种形式或那种形式的无产阶级专政; 二是建立工人阶级同农民基本群众和其他劳动阶层的联盟; 三是消灭基本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建立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 ;四是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五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以便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 六是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造成忠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的知识分子; 七是消灭民族压迫,建立各民族间的平等和兄弟友谊; 八是保卫社会主义果实,不让它受到国内外敌人的侵犯; 九是实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同各国工人阶级团结一致。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2日。;约翰·威廉姆森1989年提出华盛顿共识: 一是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 二是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 三是开展税制改革,扩大税基; 四是实施利率市场化; 五是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六是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 七是放松对外资的限制; 八是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 九是放松政府的管制; 十是保护私人财产权。 ;(3)后华盛顿共识;新的综合发展观; 一、二战以来的发展道路概述 ;占领华尔街活动标语口号 ; 专题:“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 一、二战以来的发展道路概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 ;;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马克思主义影响人类历史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推动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成就; 二是为推动世界和平、反法西斯斗争、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妇女解放、缩短工作时间、改善工作条件等所做的贡献; 三是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批判推动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避免了人类因资本的失控、疯狂的扩张而走向灾难性的毁灭。;   从广义上说,“中国道路”可以包括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之路;从狭义上说,“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简称。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关注和认同,更多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注和认同。; ;(1)现代化潮流及其模式的多样性; ; ; ;邹韬奋(1895~1944) ;“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陈嘉庚;3)新民主主义的价值;启示:“比较优势” ;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1)探索背景 (1)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苏共20大的召开 (3)“一五”计划学苏联的经验教训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的产物,是苏联共产党人在没有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产物。 ;斯大林模式基本特征 (1)经济上:高度集中 第一,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 第二,两种公有制形式,排斥非公有制经济存在 第三,严格限制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范围 第四,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指令性计划体制 第五,行政色彩浓厚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 (2)政治上:过(高)度集权 第一,多数人(人民)当家作主,制定宪法 第二,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第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