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药物代谢发展简史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大学药学院 曾苏 /药物分析与药物代谢研究室;Date; 在生物系统中外源物 (xenobiotics) 的命运和与内源性分子的相互作用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尽管现代研究大多集中在人和动物中药物的命运,但是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有机化合物的命运也有广泛的研究。 ;;1841年Alexander Ure博士进行了第一个人体药物代谢实验,确证口服苯甲酸在人体内转化为马尿酸,并且提出使用苯甲酸治疗痛风。;In the evening, shortly before going to bed, I ingested 2 grams of benzoic acid in a sugar syrup. During the night I started sweating, which could be an effect of this acid, since I otherwise very rarely sweat profusely. I experienced no other obvious effect, even over the course of the following days when I took the same dose, and neither did the sweating reoccur;;;;1947年R. T. Williams出版了划时代的专著《Detoxication Mechanism》,1959年又进行了修订。该书系统地总结了药物代谢途径和许多化合物的代谢研究,并发展了导致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是生物化学反应的理论。最重要的是明确提出药物代谢包括两个阶段:氧化、还原、水解为第一个阶段(I相代谢,Phase I),结合反应为第二个阶段(I I相代谢Phase II)。;药物代谢酶的发现 ; 1947年Williams在他的专著《Detoxication Mechanisms中对酶的叙述如下:“毫无疑问解毒机制的大多数反应都是由酶或酶系统介导的。. . .然而,解毒机制的酶学研究实际上是一尚未触及的领域。. . .当外来有机物进入生物体就会与体内正常状态的一些生化系统,主要是酶接触,这些酶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合成等反应。” 突破性的工作是在1950s由B. B. Brodie和他的同事们完成。1958他们发表了Enzymatic metabolism of drugs and other foreign compounds.; 早期研究显示肝脏是修饰进入体内物质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肠道和系统循环之间,是理想的药物代谢部位(图1)。1936年Potter和Elvehjem建立了匀浆法,体外测定肝脏的代谢作用;;图1. 人体药物代谢部位示意图; 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催化药物代谢的酶大部分存在于肝细胞的微粒体部分,部分存在于线粒体和可溶性部分。 亚细胞器示意图;肝微粒体的制备;;PREPARATION OF MICROSOMES; 肝微粒体蛋白质浓度测定(Lowry法);Gerald Mueller和Elizabeth Miller应用这些技术研究二甲基氨基偶氮苯(dimethylaminoazobenzene)代谢,该反应需要氧和还原剂NADPH。 Julius Axelrod应用兔肝切片研究安非他明的快速代谢和Bert LaDu在研究氨基比林去甲基代谢实验中都证实需要NADPH。 Axelrod还测定了肝代谢活性的亚细胞定位。这种微粒体氧化酶后来被定义为细胞色素P450 ; 细胞色素P450是最大的药物代谢酶蛋白超家族之一,主要催化药物的氧化反应,最早是在1955年由日本O. Hayaishi博士和美国H.S. Mason博士表征。这种氧化酶既需要氧化剂(分子氧)也需要还原剂(还原型辅酶II,NADPH),因此也被称为“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s, MFO)。 R-H + O2 + NADPH → ROH + H2O + NADP+ MFO ;1955年G. R. Williams应用能测定高混浊样品的分光光度计,发现一种奇特的光学现象,当将一氧化碳鼓泡通过由联二硫酸钠所还原的鼠肝微粒体悬浮液时,在该悬浮液的差示光谱中可出现一个峰值在450nm的强吸收峰。该吸收峰的位置与其它血红蛋白/一氧化碳结合物的吸收峰位置不同,后者的峰位均在420nm左右,但是这一观察结果没有发表。; 1958年Garfinkel 和Klingenberg分别发表了对这一奇特色素的研究结果和肝脏药物氧化代谢反应的生化特性。这种色素由Omura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