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胃痛2012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痛2012选编

1、脾开窍于( ),其华在( ), 在液为( ),在志为( ), 与( )互为表里。 ;(1)主运化 (2)主升清 (3)主统血 (4)主四肢、肌肉 (5)脾喜燥而恶湿; 二、胃 ;胃 痛;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的一种病证。;1、本病的记载,始见于《内经》。 1)《素问》 :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 2)“……寒凝入胃,则内生心痛……” 3)“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2、明代虞搏指出前人以胃痛为心痛之非, 《医学正宗》 :“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三)范 围;二、病因病机;外感寒邪或恣食寒凉→寒邪客胃→寒凝气滞,升降不利→胃气失和→胃痛;饮食不节→损伤脾胃→食滞不化→胃失和降→胃痛 ;忧思郁怒→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胃痛;久病或素体脾胃不足→中阳不振,寒自内生→胃痛 久病伤阴或胃阴素虚→胃失濡养,胃气失和→胃痛; 1、主证: 2、兼证:脾胃症状、全身症状 3、病因病史 4、舌苔脉象; 3、真心痛 (1)部位 (2)程度 (3)兼症 (4)预后;四、辨 证;2、疼痛的时间 (1)持续性 (2)阵发性 3、疼痛的诱因 (1)寒暖失宜 (2)饮食失调 (3)情志不舒 4、疼痛的伴随症 (1)食欲不振 (2)恶心呕吐 (3)吞酸嘈杂 5、疼痛的喜按与否 (1)喜按 (2)拒按;(二)治疗原则;1、寒邪客胃 症状: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口不渴 或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散寒止痛 方药:良附丸;症状:胃脘胀痛,痛连两胁,善太息, 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或痛甚, 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症状:胃痛隐隐,喜温喜按,得食痛减, 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 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 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温胃健脾,散寒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 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口渴, 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五、护 理; 1、围绕主证进行观察: 部位、性质、发作时间、诱发因素 2、观察兼证 3、及时发现合并症和危重症 (1)胃出血 (2)急腹症; 1、原则:饮食要有规律,定时进餐或少食多餐,宜软、烂、细、温热,易消化,忌粗糙、硬固、生冷、油腻,产气之品。 2 、辨证饮食:;寒邪客胃:饮食宜温热,可食生姜粥等; 饮食停滞:宜多食宽中和胃消食之品,如萝卜等, 食滞胃痛者必要时暂禁食; 肝气犯胃:宜多食行气解郁之品,如柑橘等; 瘀血停滞:饮食宜行气活血之品,如丹参等; 脾胃虚寒:多食温中健脾之品,如大枣等; 胃阴亏虚:宜多食益胃生津之品,如莲藕等。;(四)给药护理 诊断不明胃痛,禁滥用解痉止痛剂。;子午流注学说: 寅时气血注于肺, 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 申属膀胱酉肾位, 戌时心包亥三焦, 子胆丑肝各定位。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