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书法发展史202汉代的刻石.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法发展史202汉代的刻石

202 汉代的刻石;一、汉代篆书刻石;1.汉代篆书特点;2.汉代的篆书刻石;《群臣上醻刻石》,道光年间出土于河北永平,是现存最早的汉代篆书刻石之一。“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醻此石北”书体为篆书,但隶的影响已很明显,尤其表现方折之笔较多,多字接近隶书,用笔出现提按,笔画粗细有变,结体大小不一,布行紧凑。 康有为评“朴茂雄深,得秦相笔意”。 ;安漢里刻石,又名鲁市东安汉里禺石、東安漢里畫像石題字。释文为:山鲁市东安汉里禺石也。 刻石无纪年,民國廿年(1932)岀土于山東曲阜八寶山汉墓,現存曲阜孔廟。 据传此石共有左右两块,另一石刻有“河平三年八月(公元前26年)”,出土不久即亡佚,亦未见拓本传世。 按刻石文字书体观之,当为西汉至新莽之物。 汉代篆书刻石流传至今相当稀少,此刻石虽寥寥十字,然字体硕大,结字、??局从容大度,线条圆通婉转中兼具细挺精劲,实属精品 ;《新莽嘉量铭》使用标准小篆,不过其字的重心大大上移,形成挺拔而洒脱的字形,后世邓石如等人从此当获益良多。此刻产生于新莽时代,与常见的汉代铭文字体不同,大概是王莽有意标榜其复辟为正统之意。 黄帝初祖,德匝于虞,虞帝始祖,德匝于新。岁在大梁,龙集戊辰,戊辰直定,天命有民,据土德受,正号即真。改正建丑,长寿隆崇。同律度量衡,稽当前人,龙在己巳,岁次实沈,初班天下,万国永遵,子子孙孙,亨传亿年。;袁安碑,明万历间(1573~1619)被人移置河南偃师县辛村(城南三十里)村东牛王庙用作供案。因字在下面,无人知为碑刻。1929年初,庙改为辛村小学。次年夏,一小孩仰卧石案下乘凉,发现石上刻有字迹,村人任继斌遂以拓本行世。1938年以后又失落,1961年8月再次发现于河南偃师县扒头乡政府院内。现存河南省博物院。;《袁安碑》,此碑与《袁敞碑》书法相似,袁安、袁敞为父子,故此二碑可能为一人所书。碑文均以篆书书写,这在汉碑中是少见的。结体比较宽博,表现一种雍容、端庄的气度,是汉篆刻石中的佳作。;《祀三公山碑》,此碑书法独特,看上去非篆非隶,梁启超《碑帖跋》中说“以隶势作篆”最为恰当。此碑方峭劲拔的笔势,随势而构的字形空间,有行无列天然浑成的章法构成在整个汉代刻石中均别开生面,在历代书法上的地位相当崇高,对汉印的影响尤为突出。;《嵩山三阙》包括少室石阙、太室石阙、开母庙石阙 此《少室石阙铭》线条挺劲犀利,方折处皆环转,凝练端庄,落落大方。;《孔宙碑额》,华美流丽,书刻俱精,继承了秦小篆上敛下纵的结字方法但更洒脱,垂脚露锋的写法反映出东汉晚期讲求华饰的书风。《尹宙碑额》“汉豫州从事尹公铭”走得更远,它的竖画的装饰更是走向了极致。 ;《韩仁铭额》,书刻极精。笔致沉着痛快,刚柔相济。体势、章法变化自如,充分表达了汉人篆书的高度艺术水平。;《张迁碑额》,共十二字,是汉篆中唯一全部以横扁势出之的篆书,气势沉雄,朴茂奇伟。方折斩钉截铁,撇捺柔情似水,起伏跌宕。布字随势而置,呼应生情,在短短的十二字中,藏露、曲直、大小、方圆、欹正、疏密、刚柔诸种矛盾在有意无意中汨汨流出。浑成、自然,是汉篆的典范之作。;“苏解为”陶盖、永受嘉福瓦;长安共厨灯、上林铜鉴、大好王洗;海内皆臣、长乐未央、富贵昌砖;二 、隶书刻石体系(汉隶);1 碑是古代宫庙门前及墓地用测日景、拴牲口以及穿绳作辘轳引棺下葬的竖石。 2 碑者,悲也 《释名·释典艺》:“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其辘轳以绳被其上,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故兼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碑的形制,可分为碑座,碑身和碑首三部分。碑座称“趺”,为长方形:有龟趺、方趺等。碑身则为长方形竖石,正面谓“阳”,刊刻碑文;碑的反面谓“阴”,刻题名;碑的左右两面谓“侧”,也用以刻写题名。碑首称“额”,用以刊刻标题,有半圆形,圭形和方形三种类型,四周多刻有螭龙、蟠螭雕饰。此外,“首多有穿,穿之外或有晕者,乃墓碑施鹿卢之遗制;1、时代;《五凤二年(前56年)刻石》也称《鲁孝王刻石》,金代出土于孔庙,现在汉魏碑刻陈列馆。此碑明显地吸收了简书率意而为的特征,它掺和篆隶,如羚羊挂角,不落形迹。全石十三字,分三行,章法布白尤为自然。清代方朔评:“字凡十三,无一字不浑成高古,以视东汉诸碑,有如登泰岱而观傲崃诸峰,直足俯视睥睨也。字在篆隶之间。” ;《扬量买山地记》,清道光时出土于四川巴州,1860年毁于大火。此刻书体古拙,如璞玉浑金,大小参差,散漫天成。在体势上介乎篆隶之间,但较少受同期汉简的影响,具有强烈的金石味。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其字法结构浑朴,波磔劲拔,意居篆隶之间,与《五凤二年刻石》不相上下。” 地節二年□月,巴州民揚量買山,直錢千百,作業□,子孫永保其毋替 ;又名《昆地六人买山地记》、《大吉山买山地摩崖》等,隶书体,文字共五行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