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电动公交充电站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doc

某大型电动公交充电站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大型电动公交充电站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

某纯电动公交充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AGE  PAGE 87 广州市设计院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广州大学城纯电动公交充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1.1.2建设地点 本项目选址于广州大学城公交维修保养场内。 1.1.3建设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名称:广州市交通站场建设管理中心 建设单位法人代表:伍于敏 广州市交通站场建设管理中心概况 广州市交通站场建设管理中心是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直属的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汽车站场建设、管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实施对已规划站场的建设以及各项管理工作;按照广州市公交站场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实施对已规划站场的建设;负责公交站场、候车亭的建设和管理以及中山大道快速公交实验线的运营和管理;负责有关汽车站场建设资金的筹集、投入、使用,负责我市道路运输站场客货运输信息和公交站场营运信息的收集、汇总工作。 1.2 编制依据 1.2.1 国家相关政策 (1)《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2)《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 (4)《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 (5)《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6)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09]6号) (7)《关于扩大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 HYPERLINK /topic/payxny/ \t _blank 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财建[2010]227号) 1.2.2 广州市相关文件及批文 (1)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08-2020) (2)《关于我市亚运会期间投入批量电动公交车运行相关事项的请示》(穗交〔2010〕596号) (3)《关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工作的会议纪要》(穗府会纪〔2010〕160号) (4)《关于亚运期间应用新能源汽车问题的会议纪要》(穗府会纪〔2010〕164号) (5)《关于同意大学城纯电动公交车充电站建设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穗发改工〔2010〕19号) (6)《关于电动车辆充电站用户协调工作会议纪要》(会纪〔2010〕360号) (7)《关于电动车辆充电站建设技术对接协调工作会议纪要》(会纪〔2010〕384号) (8)《关于将大学城纯电动公交充电站工程纳入亚运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管理的复函》(会纪〔2010〕360号) (9)苏泽群常务副市长和陈如桂秘书长在穗交〔2010〕623号文件上的批示 (10)《关于送审建筑设计方案的复函》穗规函〔2010〕5549号 1.3 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3.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中心思想,抓住广州市作为第二批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为契机,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应用。 1.3.2编制的原则 (1)坚持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原则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具有可操作性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符合国家政策、法规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尤其对投资方向具有导向性和约束性的政策,必须认真贯彻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之中。 (2)坚持“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的原则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均应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努力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才能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决策的依据不出现失误或尽可能避免失误。 (3)坚持前瞻性原则 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不仅应指导当前的生产实践,而且要指导未来一定时期的生产活动,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掌握现代先进技术和知识,而且要用科学发展观研究问题,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判断,特别是对市场的变化趋势和风险的防范应有前瞻性。 (4)坚持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因此,项目建设要把坚持 “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原则,作为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的关键因素。 1.4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2009年7月30日,广州市在全国率先颁布中长期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2008-2012年)。《规划》将交通可替代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列为广州新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将以绿色亚运城工程、新能

文档评论(0)

店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包含各种材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