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节令

传统节令 一、春 节 ????春节,俗称“过年”,是一年最隆重的节日。除夕贴春联。大年初一,人们大早起床,穿戴更新,洗漱完毕,给家神、祖先上香磕头。早饭后,小辈给长辈磕头拜年,然后“出新”。“出新”就是在家畜鬃尾或头角上扎彩色布条,赶出圈门集聚于村头吉利的方向,焚香烧纸,鸣放鞭炮,惊得家畜四散奔跑,人们有意识地向喜神方向追赶,以兆新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出新”后,人们三五成群,给亲友近邻及村上长者磕头拜年。长辈们给小孩赏年钱或糖果,以示祝福,从初二开始,出门给亲戚拜年,相识老小路上见面,互致问候,如遇长者,则要磕头。 ????年过三天。妇女在三天年间忌禁串门,怕冲撞他人家神,禁动刀帚。认为动刀帚会惊动喜神而断财路。正月初五忌讳出门,认为这天是绝日。晚上阖家吃疙瘩饭,叫“垫坑”。意思是过年放开大吃大喝了一阵子,初五把吃欠的“坑”垫一下。从初六开始,吃喝一同往常,但亲友上门,招待仍很丰盛,直到正月十五出头。 ????二、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俗有“小年大十五”之说。晚饭如过年一样丰盛,要吃元宵。饭后,家家在路口放若干堆麦草,燃着后人在火堆上往返过跳,叫“跳火堆”。认为这样能烧去秽气,一年到头吉利。等火苗稍熄,扬起火灰,乘夜色看火星的呈形样子。若是星点细碎,认为当年的麦类收成好;若是星点粗大而圆,当年的豆类收成好。人们用这种方法确定当年多种麦类还是多种豆类。有些村镇元宵节还闹社火,城镇转灯会。红城灯会最为出名,俗有“红市花灯”的美誉。建国后,政府文化部门常组织社火、烟火、灯展、猜谜、文艺汇演等活动,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风更盛。 ????三、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这天,家家门上插杨柳枝条以驱瘟疫;吃糯米糕、粽子、三角形韭菜包子,以示纪念屈原;吃凉面、凉粉、喝雄黄酒。用雄黄酒点涂儿童耳鼻,用五色线搓成花绳,系在孩子的脖子、手脚腕上,还给孩子身上佩戴各式各样的荷包(香包),以示避虫、祛邪、除疾。 ????四、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七月十五”,也叫“鬼节”。晚上家家吃长面,饭后去路边给祖先烧纸献供。 ????五、中秋节 ????中秋节,俗称“八月十五”。妇人回娘家过节。家家做月饼,大月饼直径有50厘米大,分切成方形,互送亲友。给小孩烙人物、兽禽、花类等形状的馍馍,叫“尕馍馍”。晚上,家家庭院摆设香案供桌,献上月饼、西瓜、枣、果等食品祭月,祭毕,将祭品大家分吃,以示全家团圆,共庆丰收。 ????六、腊 八 ????腊月初八,家家大清早起床吃粥饭,门上用粥划十字。粥饭多用玉麦或豌豆、黄米煮成,内掺肉食、大枣、桃仁等。认为腊八饭谁家吃得早,来年谁家的庄稼成熟早。腊八饭不掺菜,认为掺了菜,来年庄稼地里杂草多。腊八粥饭做得多,剩饭在每天的早饭中掺一勺吃,能吃到除夕就好,预示来年家里不缺粮。除夕吃不完,正月初一喂禽畜,认为禽畜吃了腊八剩饭,当年不得病。有些人家在腊八早上背来河中或涝池中的冰块,插在粪堆上或宅院墙角上、自己的田地中,盼望来年雨水充足,庄稼丰收。有些人在腊八这一天将大豆十二颗串在一起,从上计数,表示十二个月,泡在水缸中,第二天看,哪颗豆泡得大,预示来年哪个月的雨水多。 ????七、除 夕 ????除夕俗称“腊月三十”。这天,家家大搞卫生。中午一过贴春联。晚上阖家吃饺子或长面,叫“团圆饭”。饭后去路边烧纸,然后守岁。交夜时要打醋坛、放炮、烧香、点灯、接神,然后才休息。 ????八、时 令 ????立春前一日,用泥塑一头牛,脚下置轮,叫“春牛”。县长及衙门官员领全城百姓拉上“春牛”,先到东门外的清明滩一转,后到城四街一游,再到县衙门停下,叫人将泥牛打碎,泥块任众人抢,抢去盘槽时放一块,以求牲畜平安,槽头兴旺。这一活动叫“迎春”。 ????二月二吃炒粮食,初一就要炒好,忌在二月二炒。据传,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炒粮食会伤龙眼睛。二月二吃炒粮食(蚕豆、豌豆、麦子、麻籽等),以提醒人们,在春种季节争取多种各种粮食。 ????三月三,农家起得早,到田野采黄蒿(茵陈)。认为这天采的黄蒿清热解毒的功效最佳。俗有“二月二,炒一炒;三月三,挑一挑(采)”的谚语。 ????清明节,众人将城隍庙的隍爷(泥塑像)请出来,到县城东门外的清明滩转一转,然后回庙。这天,家家烧纸钱,祭祖。 ????四月八、六月六、重阳节都有朝山的习俗。尤其四月八,如苦水的猪驮山“跳谱头”、“唱大戏”。连续三至五天,连城的 跶寺、妙因寺、红城的感恩寺、城关海德寺、河西仁寿山???香炉山、城东山及其它有寺庙的地方都有朝山集会的人群。六月六,各家有晒晾丝绸、皮毛衣服的习俗。冬至节晚上,要吃长面,然后烧纸,祭祖。自古以为冬至一过,人长一岁,俗有“冬至为小年”的说法。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