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五心级教师教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做一名五心级教师教程

做一名五心级教师 一名教师,该具备哪些必要的素质,才能既照亮学生的漫漫人生路,又点燃自己的生命火焰呢?我认为,至少应该拥有“圣心”“佛心”“慧心”“雄心”“闲心”等五种品德。具备这些品德的教师,便是优秀的“五心”级教师;反之,则只能是基本合格的“缺心”教师,或者是根本不合格的“无心”教师。 一、圣心——将崇高的道德与责任传递给学生。 为人师者的第一使命,便是育人。古语说:“上善立德。”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不同时代的两种说法,强调的却都是同样的道德修养问题。 有人说,作家著作,便是“代圣人立言”。那么,教师教书,自然也同样是“代圣人立言”。圣人之所以为圣,贵在其崇高的道德修养和神圣的责任意识。教师教学,同样贵在将前辈先贤的崇高的道德和责任意识传递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本身,就必须首先是一个拥有“圣心”的人。 遗憾的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校课堂,总是将用来应对考试的知识技能放置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来强化。而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情感意志的培养、责任感使命感的雕塑,都成了教师教学中可有可无的点缀。这种本末颠倒的教学行为,折射出的恰恰是时代的短视与急功近利。 因而,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合格教师,必然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将培养学生的崇高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放置在第一重要的位置来抓。这样的教师,将每一个学生都看成为国家建设大厦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将教育看成是雕塑灵魂的事业。在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人”的确立,远远高于名次的提升;灵魂的崇高,远远超过分数的变化。这样的教育,由于具备了集“真善美”而成学生道德的美德,因而实现了“神明自得”的目标,也就自然而然达到了“圣心备焉”的无上境界。 所以,圣心是为人师者必须具备的第一职业要素。 二、佛心——把博爱精神广布所有学生。 佛心是一种包容、一种大智慧。佛心之于教师,就是要用兼爱万物的博大胸怀,去关爱所有需要关爱的孩子。不只是关心他们的读书成绩、考试名次,更多的是关心他们的灵魂雕塑、人格形成。 佛心观人,无高低贵贱之分,无美丽丑陋之别。眼中所见,唯有同等鲜活的生命。所以,拥有佛心的教师,自然不会因为学生父母的职位差别,而将孩子划分出不等的等级;也不会因为孩子的容貌个性,而偏爱一部分孩子同时冷落一部分孩子。 佛心唯善唯真唯美。佛心只将善良美好的品德,播撒到力所能及的所有灵魂。具有佛心的教师,会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并把这些理解成生命中的一种必然而加以疏导。他们并不否认生活中存在着种种丑恶荒谬,并不盲目乐观于媒体所渲染的歌舞升平的景象,但他们决不同这些丑陋阴暗的事物同流合污,决不会违背了自己的教育良知,去利用学生为自己谋求某些非分利益。 佛心不惧怕无知与丑恶。佛祖有“舍身饲虎”的境界,只为了用博爱的胸怀感召苍生,同时“点化”饿虎。佛祖深信,只要心中有佛,那么,放下屠刀的恶魔,尚且可以立地成佛,天下众生,又有什么样的人不能“点化”。同样,有佛心的教师,自然也能够允许学生犯错,并努力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面对有过错的、甚至是令人望而生厌的学生,有佛心的教师,依旧会视他们与别的学生一样的可爱,会给予他们相同的关注。在佛心老师的心目中,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外在和内在差异,他们的灵魂,都具备着“成佛”的共性特征。所以,为人师表者的价值,就是要把这些先天因素迥异的学生,全部塑造成具有博爱精神的高尚灵魂。 三、慧心——用最精巧的方法传承知识技能。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用自己的潜能去激发别人的潜能的艺术。这种潜能,包含着知识、技能、道德、情感乃至生命等众多人生主题。如何才能让所有学生的生命,都因为自己的激发与点燃而迸发出最大的光亮?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拥有慧心的人。 慧心之于教育,其着眼点只在“精巧”二字。从“精”上看,教学语言要精当,教学过程要精彩,教学内容要精确,教学检测要精炼。从“巧”上看,备课时着眼点要“巧”,探究时问题设置要“巧”,巩固训练时试题选择要“巧”,教育过程中手段运用要“巧”。 “精巧”是一种穷尽生命也无法完全掌握的艺术。“精巧”需要灵感、需要智慧、更需要勤奋。“精巧”所追求的勤奋,是目标明确、眼光长久、技能精当的勤奋,而不是建立在无边题海与无限时间基础上的一味比拼体能和耗用时间的勤奋。 有慧心的教师,就是这种教学“精巧”的探索者、实践者。有慧心的教师,首先必然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他的课余生活,是书香浸淫着的。他为了生活与生命的充实而努力读书,为了事业的恢弘与精深而努力读书,为了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而努力读书。其次必然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决不会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机械延续;决不会拘泥于前人引领的驾轻就熟的行走路径;决不会在攀登上一个峰顶后,便陶醉于眼前铺陈的风光而裹足不前。他的思想深处,永远都在思考着一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