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南郊隋唐史氏墓地石墓门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固原南郊隋唐史氏墓地石墓门研究

固原南郊隋唐史氏墓地石墓门图案浅析 摘 要:石墓门是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墓葬建筑中的设施,既含有丧葬文化意念,同时又含有实用意义。对石墓门的研究往往与墓葬等级及丧葬礼仪等相关联,石墓门的结构图案等往往直接而形象地展现出一种文化观念及宗教意识、绘画艺术等重要问题。本文将主要对固原南郊隋唐史氏墓地出土的石墓门的图案进行分析,来探求粟特人来华后在丧葬中所受到的影响。 关键词:固原 史氏墓地 石墓门 图案 一、概述 固原南郊隋唐史氏墓葬群共发掘出隋唐墓葬八座,共出土墓志八盒,除梁元珍墓外,其他六座墓分别为:史射勿墓;史诃耽夫妇墓;史道洛墓;史铁棒墓;史索严夫妇墓;史道德墓。据墓志分析,此墓群为一家族茔地,六位墓主均为中亚“昭武九姓”中史国与安国人的后裔。 苏银梅:《隋唐时居住在固原的“昭武九姓”后裔》,《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在这几座墓中,史索岩夫妇墓和史诃耽夫妇墓中石墓门均有图案。两石墓门由门楣、门额、门柱、门扉、门槛、门砧石组成。青石质门楣,表面磨光涂白呈月牙形,正面图案采用线刻与减地阴刻两种手法,均刻有展翅作飞状的朱雀,中有缠枝蔓草和卷云纹。 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一墓门额正面减地线刻图案以桃形缠枝双结花纹为主,中间饰右卷云纹或如意纹,下侧边框中刻一正一反两方连续卷草图案。一墓门额刻联珠圆框间卷云纹,中为一兽面,头顶长齿状羽,圆眼外凸,利齿外露,样子凶猛。两侧图案对称,从左向右依次为天马、团花、朱雀。门框二件,花纹与门额类似,亦为桃形缠枝双结中加饰卷云纹。两墓墓门门扉左右对称,史索岩夫妇墓左门扉,边框由缠枝蔓草纹构成,框内图案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两朱雀,一口衔串珠,一口中未衔,额顶竖一花冠,曲颈,挺胸,双翼张开,长尾翘起,立于小圆毯上。朱雀上部饰卷云纹,下部饰起伏的山峦,山间有树木,中层为青龙,作行进状,首部略残。龙须卷曲,张口吐舌,背脊上毛呈尖齿状,四肢着地有力,背景与上图相同;下层为怪兽,口大张作怒吼状,利齿外露,鼻卷曲,有双翼,尾巴后翘,四肢着地,作行进状,一只身上有斑点,身体着地较前者低,背景亦同上图。史诃耽夫妇墓墓门两门扉中各立一人,头戴双扇小冠,上插楔形簪。蚕楣,柳叶眼,双唇微合,胡须弯翘,耳厚,颌下蓄长须。身着宽袖交领长袍,双手抬起拱于胸前,腰系一带,腰带右端有一半圆形跨,足蹬云头靴。不同的是一人物领口有一周锯齿形图案,且腰带上无跨。 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两墓门槛表面磨光,上面及正侧面均有减地线刻缠枝忍冬纹样,一个上面中央为一团花。门砧,三面线刻兽面,其双角上竖,双眉卷曲,鼻朝天,口大张,上下各有四枚圆齿,左右也有两枚尖齿,样子十分凶猛。 二、对石墓门上图案的分析 1、朱雀图案 在史索岩夫妇墓的石门楣和左右门扉的上部,史诃耽夫妇墓石墓门的门额上都绘有中国传统指示方位的瑞鸟——朱雀。 (史诃耽石门楣刻纹线图,引自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文物出版社,1996,第63页。) 我国西汉与东汉时期比较普遍的流行着前(南)朱雀,后(北)玄武,左(东)青龙,右(西)白虎的四方定位习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既是四个方向的代表和象征,也是四个方向的守护神,这种文化习俗不仅渗透到了当时的天文图像中,也渗透到了当时的建筑、陵墓布局及装饰之中,在汉代四神铜镜图案中,南方也是用朱雀,并且有的铜镜铭文中还直接写着“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神避不祥”、“顺阴阳”之类的话语,这说明“四神”文化习俗己深根于当时社会之中,这当然也会对当时的丧葬文化产生强烈的影响,东汉时期陕北画像石墓中的石门扉上习惯刻出朱雀等“四神”形象也是这种社会文化的具体反映。《史记·天官书》亦载:“南宫朱雀、权、衡”。北朝时期,朱雀不断地被放置在门顶或屋脊之上,石窟中出现的朱雀被赋予了宗教色彩,或称金翅鸟,或称迦楼罗。在唐代,朱雀大量出现在石刻、金银器上,而出现于墓葬壁画中则多是盛唐以后,且仅集中在西安地区。唐代墓室壁画中的朱雀主要是具有表示方位的功能,与玄武、青龙、白虎三种神配合使用。北朝时期,在墓门上方绘制朱雀的作法,似乎只是在初唐墓葬中稍有沿袭,朱雀站立于小圆毯上的形象大量的出现在唐代金银器上,此类小圆毯带有花瓣,边上有一周联珠纹样。 2、忍冬纹 忍冬纹是在中亚、西亚古代艺术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纹饰,随着佛教的流传而传入,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忍冬纹还不曾被广泛应用,而到魏晋南北朝时却成为流行很广的装饰纹样,及至隋唐时期,发展演变成极为流行的卷草纹。忍冬纹常被用作边饰,所以它又常和其它纹样如:联珠纹、莲花纹、火焰纹、动物纹、云纹、飞天等结合使用,组成花样丰富的图案。忍冬纹的出现和成熟,标志着以动物纹饰为主的装饰时代接近尾声,由此揭开了以植物纹为中心的装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