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的论文.doc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的论文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三代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联系的发展观。即:1949—1978年间的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1979—1994年间的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现,1995至今的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发展观。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是因为它是在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中形成的,是对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科学思考的产物,是对建国以来中国几代领导人发展观进行辩证扬弃的结果。
[关键词]发展现 发展模式 历史互动
发展观一方面引导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蕴涵在发展模式之中。.因此,一个国家发展观的形成与演变,与这个国家发展模式的演变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发展观,是对建??以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理论思考的产物,也是对建国以来中国几代领导人发展观扬弃的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发展模式与发展观的互动,对中国发展观演变过程进行历史的考察,以探寻中国发展观演变的特点、规律与启示。
1949年以来,中国发展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三代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联系的发展观。即:1949—1978年间的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1979—1994年间的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观,1995至今的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发展观。从中国领导人的观点以及实际的发展模式中,可以抽象出三代发展观的基本内容,详见下表:
第一代发展观: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1949—1978年)
第一代发展观是指1949—1978年间形成和发生作用的发展观,这一代发展观可以概括为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其形成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首先,这一时期,中国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借鉴了苏联的发展观;其次,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发展观的形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第三,这一时期的中国处在“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中,“冷战”格局对中国的发展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这一代发展观具有下述十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基本历史特征:在发展目标上,强调实现工业化,虽然在1964年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但是,工业化是最为突出的目标;在发展标准上,强调工农业总产值规模,特别是强调工业总产值及其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重的提高;在发展途径上,强调经济增长优先,实际上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在发展重点上,强调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在发展方式上,强调外延式与粗放式发展方式;在发展型式上,强调通过资本的积累来寻求发展的源泉;在区域发展模式上,强调地区间均衡发展;在发展动力上,强调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推动经济发展;在发展态势上,强调赶超西方先进国家;在发展层面上,侧重强调经济层面的发展。
第一代发展观的形成和演化大致经历了两大时期.
1949—1955年是酝酿和形成时期。1949年9月,《共同纲领》提出,在经济发展上要“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1]。工业化开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第一代发展观开始萌发。1952年8月,中财委提出的“一五”计划的轮廓草案中提出,“一五”计划时期建设的重点是重工业。重工业的发展开始被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1953年工2月,中宣部发布《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一一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除了重申国家工业化目标之外,又特别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和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是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的[2],生产关系方面制度的变革开始被视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条件。在上述有关中国发展的一系列探索的基础上,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一五”计划集中体现了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基本理念,中国的第一代发展观初步形成。
1956—1978年是实施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首先,第一代发展观进一步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规模。1955年年底,毛泽东提出:“中国的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想的那样子去做了,这些都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3]1957年11月,中国形成15年超过英国、40一50年赶上或超过美国的赶超战略。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总路线的核心是力争高速度。同时,提出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在七年赶上英国,再用八年或十年赶上美国。1965年9月初拟定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提出要加快“三线”建设,要求在“三线”地区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1970年开始编制的“四五”计划纲要草案的一个特点就是对经济发展速度要求过急,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普遍过高。[4]其次,进一步强调生产关系方面的制度变革促进发展的动力作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