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秘密后花园128页(王桂新)汇
PAGE 5
《掩耳盗钟》阅读设计
作品选自儿童拓展阅读书系《秘密的后花园》 蓝月亮卷
阅读目标 1、通过读书,掌握“掩耳盗钟”这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结合插图、动画理解本文意思,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诵读这则寓言。教学重点 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阅读前准备 图片、小黑板阅读时间 1课时阅读过程一、激趣导入(略)二、揭示课题、解题 1、阅读一点通
猜猜故事的结尾,来给这个故事取这个名字:掩耳盗钟(板书),读题。说说“掩”“盗”的意思,做做“掩”的动作——捂。连起来说一下这个词的意思。 2、过渡:我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讲述出来了,我们来走进这个故事。三、书海倘佯时 1、出示阅读要求: (1)借助拼单把课文读通顺。 (2)把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画出来读几遍。
(3)再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 (4)熟练地诵读课文。 2、学生独立阅读。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带生字的词语卡片,纠正读音。 (2)指名度读课文。 4、思考: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阅读训练营
1、自由读寓言。 2、分小组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和结果怎么样?指名说一说,讨论结果。 3、重点理解寓言内容和寓意。 (1)理解字的含义:掩——捂,盗——偷、窃,亡——逃亡,欲——想、要,走——跑,椎——槌儿,闻——听。 (2)在小黑板画出“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音”,齐读。 (3)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槌儿打钟的后果,没有就此打消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①同示思考题:掩住自己的耳朵,用槌儿砸钟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②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声音了。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 (4)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 (5)那个人一开始就“明明知道”砸钟的后果,为了达到目的,他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自作聪明”,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板书:自作聪明,十分愚蠢)(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而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 (6)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小故事。 (7)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寓言,注意读出自作聪明的语气。 ②齐读全文,注意诵读时要把盗钟人自作聪明的愚蠢表现出来。五、情景体验宫 1、出示思考题: (1)掩耳盗钟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 (2)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提示寓言《掩耳盗盗钟》与“掩耳盗铃”的关系。同桌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3、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掩耳盗钟》。 4、总结扩展。 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钟”的事?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感想,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六、小博士提问站
1、小黑板:选择成语填空 掩耳盗钟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 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 )吧! 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 )、自欺欺人吗? 2、你喜欢读寓言吗?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哪儿知道的? 3、选择家庭作业: ①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②找几个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 ③把你课外看到的其他寓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④用“掩耳盗钟”说一句话并尝试背诵。 板书计划:
掩耳盗钟 ↓ 自作聪明 十分愚蠢
作者简介
王桂新,男,47岁,教导主任,中学一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兼任校图书室管理工作,在教学中结合语文阅读???作文教学实际,利用图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课外阅读活动,在省内外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辅导学生多次在各级各类阅读、作文竞赛获奖。
通讯地址: 唐山市玉田县鸦鸿桥镇朱家桥小学
联系电话:
6568467
《掩耳盗钟》阅读设计
唐山市玉田县鸦鸿桥镇朱家桥小学
王桂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