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初三物理试卷第 PAGE 16页(共12页)
延庆县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试卷
物 理
考生
须知1.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2.试卷答案一律书写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水能 D.天然气
2.图1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检查木?料是否平直 B.演员对镜练习 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 D. 阳光穿过树林
图1
3.下列生活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钢尺 B.玻璃杯 C.纸杯 D.橡皮擦
4.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5.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在轴承中加滚珠 B.鞋底和轮胎上刻有凹凸的花纹
C.给自行车车轮的轴加润滑油 D.磁悬浮列车被轨道上的强磁场微微托起
6.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 B.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C. 北京6月最高气温约为60℃ D. 初中生跑100m约需8s
7.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岸边的山 B.水中的剑 C.乘坐的船 D.江中的水
8.有一种手摇式手电筒,握住手电筒来回晃动就能使灯泡通电发光,表明手电筒内部有
A.发电机 B.电动机 C.电磁继电器 D.电磁铁
9.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图2
A
撬棒
C
核桃夹
B
羊角锤
D
食品夹
10.如图3所示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电路,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只闭合S1时,灯亮铃不响
B.同时闭合S1、S2,铃响灯不亮
C.同时闭合S1、S2,灯亮铃???响
图3
D.只闭合S2时,铃响灯不亮
11.图4中哪些图所示情况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
图4
C. 乙、丙
D.甲、丁
B. 甲、丙
A. 甲、乙
12.如图5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 “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图5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图6
13.如图6示,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b、d两点动能相等
B.在a、d两点机械能相等
C.从b到c的过程机械能减少
D.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14.飞机黑匣子的电路等效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信号发射电路,可用等效电阻R1表示,用开关S1控制,30天后自动断开,R1停止工作。另一部分为信息存储电路,可用等效电阻R2表示,用开关S2控制,能持续工作6年。如图7所示等效电路正确的是
图7
A
D
C
B
15.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8所示.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8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8分,每小题2分,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手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作用力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
B.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对苹果做功,苹果的重力势能增加
C.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停下来,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
D.宇宙飞船的返回舱在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7.如下表分别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熔点、比热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物质 密度ρ/(kg?m﹣3)
(常温、常压下) 物质 熔点/℃
(标准大气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