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论文.doc
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论文
【摘要】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使用吗叮啉10mg tid,耐信肠溶片20mg qd,疗程14d。观察用药前、后患者上腹部疼痛的频率、时间,伴随症状及复查胃镜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肝郁脾虚型 柴芍六君子汤
chronic gastritis(liver stagnat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45 cases treated by chaishao liujunzi decoction
kuang yuxiang,huang suiping,zhang beiping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guangzhou(5101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haishao liujunzi decoction for chronic gastritis(liver stagnat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method] 90 cases ly.the treatment group otilium and nexiumtablets.2 ent.the curative effect,improvement of symptoms and signs,manifestation of endoscop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ent group ent (plt;0.01).[conclusion] chaishao liujunzi decoction possesses a better curative effect on chronic gastritis(liver stagnat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key e;chaishao liujunzi decoction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相当于中医“胃痛”、“痞满”范畴,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1],近年临床实践显示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胃炎具有显著疗效,明显缓解症状和降低复发率。.笔者采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9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患者,疗效确切。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门诊、住院患者90例,全部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并符合肝郁脾虚的中医诊断标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5例,女24例,男21例;年龄23~61岁,平均36±10.5岁;病程3月~6年,平均4.2±1.3年;幽门螺杆菌感染23例。对照组45例,女28,男17例,年龄21~68岁,平均41±8.5岁;病程5月~7.5年,平均5.3±1.2年;幽门螺杆菌感染2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1)。
??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主要参考2006年9月上海《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的内镜及病理诊断标准,同时须除外溃疡病、胃癌、慢性肝病及慢性胆囊病等鉴别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中医痞满证诊断标准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之胃脘痛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诊断标准如下:(1)自觉胃脘部痞塞,胀满或胀痛不适;(2)起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2个月以上的。(3)发病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诱因有关。凡具备以上(1)、(2)项,参考(3)项及其他症状、舌苔、脉象即可诊断。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药物为:柴胡10g,白芍15g,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炙甘草5g,陈皮5g,法半夏15g;对照组使用吗叮啉10mg,tid,口服耐信肠溶片20mg,qd治疗。
2.2 观察方法 以上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用药前、后患者上腹部疼痛的频率、时间、伴随症状及胃镜复查的改善程度。
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根据统计学t检验和相关分析法。plt;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拟定[23]。治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