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的论文.doc
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的论文
作者:王会强 姚爱科 郝琳琳
内容摘要:随着资本投入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经济增长将大量未充分就业的农业劳动力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而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动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本文从生产函数出发,将就业结构变动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出来,得出就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及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的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经济增长 就业结构 生产函数
模型建立
本文借鉴胡永泰(1998)的方法,首先利用分产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经济增长分解为三部分,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在此基础上将就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可以得出各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及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原理如下:
y=∑(αixiβzi1-β)wilβk1-β
其中:αi为商品增值系数,y表示地区生产总值,xi为i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总就业人数的份额,zi为i产业资本存量占总资本存量的份额,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
(dy/y)=β(dl/l)+(1-β)(dk/k)+β∑wi(dxi/xi)+β∑wi(dαi/αi)+(1-β)∑wi(dzi/zi)
其中:tfp增长=β∑wi(dxi/xi)+β∑wi(dαi/αi)+(1-β)∑wi(dzi/zi),tfp增长可分为就业结构效应和净tfp的增长。
就业结构效应=β∑wi(dxi/xi)=β{[(w2/x2)-(w1/x1)]dx2+[(w3/x3)-(w1/x1)]dx3},表示农业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时带来的经济增长。从业人员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总体就业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表1。
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就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河北省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如表1所示。
数据分析
从就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来看,其中1985年贡献率最高,其中由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对经济增长提供了6.63%贡献份额,体现了从第一产业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向乡镇企业的转移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促进作用。但在1989~1991年间,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结构效应出现负的贡献,主要原因是这些年份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下降。1992年以后由于体制改革、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等因素的作用,劳动力的转移对经济的增长又逐渐产生正的效应。
为了更明显的看出河北省就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本文把经济增长分为几个阶段来具体考虑,将1978-2006年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1985年、1986-1992年、1993-2006年,并分别进行分析。这种划分的主要原因为:1978-1985年农业产值增长较快,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较少;1986-1992年农业劳动力加速向外转移;1993年后农业劳动力转移趋于平稳,三个阶段农业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的贡献不同。
按照河北省经济发展状况,分不同阶段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产生的结构效应见表2,1978~1985年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力的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最为明显,产生的效应为2.53%;1986~1992期间,就业结构总效应为0.38%,比前一阶段有所下降,而在1993~2006年间,就业结构效应为1.15%,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有所上升。1978~2006年间,河北省就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平均产生的贡献为1.30%,说明河北省就业人数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对经济增长确实产生了促进作用,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过程,产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迅速发展的乡镇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加大,加上国家对第三产业的鼓励政策,均促使农业的劳动力较为迅速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去,从分产业的结构效应可以明显的看出,第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效应为1.66%,第三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效应为0.86%。之后,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吸纳劳动力渐进饱和,农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减缓,就业结构的效应有所下降,这个阶段,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相对降低,第二、三产业的结构效应相对前一阶段有了一定的下降。而近些年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体制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国有企业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国家大力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也蓬勃发展,使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个体、私营经济吸收了较多的农业剩余的劳动力,增加了对劳动力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