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复习改革09_1
1、梳理知识,巩固基础。;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古代重大改革规律总结:;古代史上的改革;背 景;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
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一次较为彻底的变法,其核心意义在于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型。试结合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加以说明。
;“全希腊的学校”——雅典;八下P95;后果:权力存在滥用和误用;孝文帝
改革
7上114; 材料一:南谓北为“索虏”(南朝史学家沈约对北朝的篾称),北称南为“岛夷” (北朝史学家魏收对南朝的攻讦)。 ——(唐)刘知己《史通》;材料二:
萧琛(南朝使臣)叹曰:“天下衣冠尽在此间(洛阳)”。——(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3)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成功改革,这次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重大意义?;;议一议;想一想; 近代史、现代史的改革; 从不同角度,对中外重大改革进行梳理。;时间;地主阶级改革:;3、推动改革的重要人物;4、按影响划分; ;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表;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日本、中国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 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
19世纪60~90年代,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继而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相同点:
①背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
②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③内容:都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
式军队和学堂。
不同点:结果不同。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洋务运动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发展成为亚洲强国。
结果不同的原因:
①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倒幕战争扫除了改革的障碍,而洋务运动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
②明治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对封建制度进行全面冲击,获得成功。而洋务派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最终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而失败。
;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同明治维新的比较
相同之处:
①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②国内背景相同: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为农奴制,日本为幕府统治;
③方式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④客观效果相同: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⑤结果相同:都成功了,但都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且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尤其是对中国的侵略扩张。;罗斯福新政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相同点:?(1)都在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的情况下推行?(2)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了统治。?(3)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2、不同点:?(1)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完成了它应完成的任务后,又引发了新的社会危机,为解决新的社会危机而出现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后经济改革。?(2)性质和前提条件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邓小平;没有改变本国制度的成功改革;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至1964年期间,赫鲁晓夫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也没有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弊端。;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①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②经济基础日趋衰弱,综合国力不断下降,社会矛盾不断积聚。
2)、改革战略: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发展战略”。
3)、内容:先经济改革,失败;转入政治改革,失败。
4)、结果:导致苏联解体。;如果请你为《赫鲁晓夫的改革》这篇调查报告进行修改,你会将下列哪个调查结果挑出来改正
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对斯大林时期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射频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实战》全套教学课件.pptx
- 羊的同期发情技术.pptx VIP
- T-CAGHP 035—2018地质灾害排水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试行).docx VIP
- 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doc VIP
- 劳技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Unit 1 I love sports Part 1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DBJ43_T393-2022: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消防质量控制技术标准.pdf VIP
- 2024年-2025年政工师(初级)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综合题型).pdf VIP
- T∕ZZB 0900-2018 液晶调光玻璃团体标准.pdf VIP
- 朗朗阅读周周练四年级上册(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