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基础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基础练习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840-1842年)基础练习 1、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开了近代学习西方的先声,1842,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鸦片战争时期强国御悔的时代强音。 2、19世纪上半期,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是英国 3、标志着中国人民取得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的事件是虎门销烟?,其领导者是 林则徐 。 4、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割占的中国领土是香港岛 。把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按照由南到北排列顺序是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 上海 5、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此,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题练习: 1、、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睁眼看世界”的着眼点主要在[ ] A.社会制度方面 B.思想文化方面 C.军事技术方面 D.经济科技方面 2、黄爵滋在奏折中向道光皇帝直陈厉害“烟不禁绝,国日贫,民日弱,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这段话的中心内容是: A. 清政府的腐败 B. 鸦片输入的危害 C. 清军战斗力低下 D. 清政府财政困难 3、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不包括 ( ) A、社会性质的转变 B、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C、国内主要阶级地位的变化 D、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4、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下列几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其中起根本作用的是 ( ) A、革命性质 B、革命任务 C、社会性质 D、主要矛盾 5、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目的是 ( )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今年队的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攫取暴利,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7、中英《南京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侵略的本质意图是 ( ) A、割香港岛 B、赔款 C、开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8、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 ( ) A、领土主权 B、司法权 C、行政权 D、关税自主权 9、英国《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 ( ) A、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 B、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 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政府的事情 10、鸦片战争中,在孤危形势下决心拼死报国的定海总兵是 ( ) A、陈化成 B、葛云飞 C、关天培 D、海龄 (定海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 11、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 B、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 C、参战将领贪生怕死 D、英国军事力量强大 12、鸦片战争爆发时,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 A、乾隆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13、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 ? ) A、1839年????? B、1840年 C、1841年 D、1842年 14、我们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依据是 ( ) A、林则徐虎门销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B、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中国已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D、清政府闭关政策不利于中外贸易 1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 A、天津租界????? B、汉口租界 C、九江租界??????? D、上海租界 16、《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能明显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内容是 ( ) ①割占香港岛 ②五口通商 ③关税协定 ④片面最惠国待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 17、近代中国有这样一句话:“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清政府增加了赋税     B、白银外流,物价上涨 C、粮价大幅度下跌      D、商人高利贷者对人民的剥削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