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如心造龙文.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境如心造龙文

情随景生,境由心造 ―――《赤壁赋》中苏轼的思想情感探微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  龙 文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即后人所称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散文,各具特色,尤其是《前赤壁赋》,堪称散文的千古名作。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而是黄州赤壁。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的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风景胜地,那儿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而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苏轼当然知道自己所游的此赤壁非彼赤壁,但他还是采用当时的传说,目的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从而达到走出苦闷、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苏轼在《赤壁赋》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是丰富而复杂的,而很多人阅读此文时仅仅只是抓住了文中的“乐”、“悲”、“喜”三个词来概括出苏轼的情感变化是由乐而悲,最后又变得喜悦。其实这种理解不仅流于简单,而且过于浅薄。要真正走进苏轼的思想情感世界,一定要深入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同时将自己想像成彼时彼地的苏轼,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达到与作者的共鸣。 苏轼在文章究竟表现出怎样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呢?首先要从理解苏轼为何夜游赤壁开始揣摩。想想如果你是苏轼,只是因为对当时的改革持有不同意见,“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东坡先生墓志铭》),便被一批以何正臣、李定为主的新进官僚以“包藏祸心”的罪名弹劾,卷入到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中”,遭受一场政治迫害,受尽折磨侥幸被释后贬谪黄州,你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呢?一定是充满了忧惧和苦闷吧。那么作者夜游赤壁的目的就正是为了排遣心中的这种痛苦。那么作者达到这个目的了吗?很显然,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面对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表面上极写泛游之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但作者其实只是暂时忘却了心中的苦闷忧愁。 为什么说苏轼只是暂时忘却了心中的苦闷和忧愁呢?文章在第二段写了作者饮酒放歌的暂时欢乐和听到客人箫声后引发的悲凉之感。作者先是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的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情绪已然哀伤,这时来一点箫声,自然极易让好不容易好起的心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 作者在第三段中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借客人之口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用三个反问句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完全流露出苏轼思想的又一个方面,使文章的思想感情跌入低谷。这段中三个反问句都是围绕英雄曹操而展开的,作者在发问顺序上的安排极为精妙,层层深入地表达出自己对事业人生的感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第一层反问,引用的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夕即兴创作的《短歌行》中的诗句,曹操在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怀古油然思己,面对眼前的江上明月,当年英雄曹操的气度风姿定然会再次激发苏轼心中那份压抑的激情,抚摸沉封的理想。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郞者乎?”第二层反问,写出英雄受困,成败转易的感慨,古往今来,许多人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功败垂成、顺逆相随吗?这一问,使得文章情感随之反转。“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第三层反问,写出无论是怎样的盖世英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无尽悲慨,正如《三国演义》中开头词里所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情感由此彻底落入虚空。以上三问,一正两反,情绪由高亢急跌谷底,从积极用世,壮志凌云到人生虚空,情绪是骤降式的!作者借客人之口对英雄曹操发出悲情三问之后,由曹操想到自己,面对清风明月,又抒发了二层人生的感伤:“寄蜉蝣于天地”是叹人生之短暂,“渺沧海之一粟”是叹人生之渺小。整个第三段应该是苏轼当时被贬黄州后思想感情的另一重真实反映,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陷入这样的苦闷和迷惘,苏轼也不能例外。 文章的第四段是苏轼精神上的自我宽解和哲学上的自我解脱。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指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一瞬;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加以进一步说明。那么我们可以拥有什么呢?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有声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