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成
绩
东北石油大学 硕士 研究生
课 程 名 称:____储层地质学_________
题 目 名 称:___储层地质学读书报告_____
任 课 教 师:___孟元林、张云峰________
开课学年/开课学期:__2015-2016学期__第1学期_
学 时 / 学 分:__32学时___2分___
所 在 教 学 学 院:__地球科学学院_________
专 业 名 称:___矿产普查与勘探_______
学 号 / 姓 名:_158002010056__阎东启_____
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签字(章):_________
目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440532921 第1章 前言 PAGEREF _Toc440532921 \h 1
HYPERLINK \l _Toc440532922 第2章储层地质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PAGEREF _Toc440532922 \h 1
HYPERLINK \l _Toc440532923 第3章、储层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PAGEREF _Toc440532923 \h 2
HYPERLINK \l _Toc440532924 3.1 由定性向定量方向发展 PAGEREF _Toc440532924 \h 2
HYPERLINK \l _Toc440532925 3.2 由宏观向微观方向的发展 PAGEREF _Toc440532925 \h 2
HYPERLINK \l _Toc440532926 3.3 新的模拟软件和方法的应用 PAGEREF _Toc440532926 \h 3
HYPERLINK \l _Toc440532927 3.4从单学科向多学科协同研究发展 PAGEREF _Toc440532927 \h 3
HYPERLINK \l _Toc440532928 3.5储层研究智能化 PAGEREF _Toc440532928 \h 3
HYPERLINK \l _Toc440532929 第4章、储层地质学研究新进展 PAGEREF _Toc440532929 \h 4
HYPERLINK \l _Toc440532930 4.1 油气储层类型 PAGEREF _Toc440532930 \h 4
HYPERLINK \l _Toc440532931 4.2交叉、前沿学科 PAGEREF _Toc440532931 \h 6
HYPERLINK \l _Toc440532932 第5章、储层地质学面临的挑战 PAGEREF _Toc440532932 \h 9
HYPERLINK \l _Toc440532933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440532933 \h 11
PAGE 13
第1章 前言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实践的不断深入,储层地质学研究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从而得到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除传统的碎屑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外,火山岩储层、基岩储层、致密储层和深部储层等非常规储层的发现和研究,都极大地扩充了储层地质学的研究范畴,丰富了储层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储层地质学研究既包括各种盆地类型、油气藏类型,也涵盖不同沉积体系、沉积层序类型和各种储集层类型。而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相关学科与储层地质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产生了成岩层序地层学、地震储层学、储层地球化学等一系列地学边缘、交叉学科。储层地质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第2章储层地质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储层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目的层,储层性质严格控制油气的储集、产量及产能,因而储层研究是贯穿于含油气盆地勘探开发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油田勘探与开发的不断进行,寻找良好的优质储层和提高采收率已成为石油生产中两个极受关注的问题。随着石油工业、石油地质学以及该领域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1971年,MacKenzie首次明确提出了“储层地质学“的概念,并着重从储层的沉积特征、油层的对比以及连通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20世纪60年代,随着沉积学理论的基本成熟及不断深化,沉积相的概念被引入到储层的研究之中,随之诞生了储层沉积学,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