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蒋经国先生信》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致蒋经国先生信》课件

书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就是用于私人交往的一般书信和用于公事交往的专用书信 专用书信与一般书信基本相同,有4个特点,即: 大多有标题 ;一事一信 ;一般不用问候语,也可以不用结尾语 ;有的要加盖公章 ; 称呼:对收信人的称呼,要顶格写,写于信的开头,后面加上冒号。如“经国吾弟:”等。 正文:是信的主要部分。这部分要求表达清楚、交代明白。第二行空两格起笔写,要注意灵活分段。 结束语: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表示祝贺或敬意的话。如“顺祝/近祺”等。“顺祝”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近祺”等到要再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在信的末尾,写上写信人的工写信单位的名称,写给长辈 的信,要在名字前用小字写上“儿”“学生”等字样。 日期:署名的后面,或下一行的右下方,写上写信的年月日。 ;某某: ;;1949年蒋介石逃亡台湾;; “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 ——蒋经国 ;蒋 经 国;蒋 经 国 一 家;蒋经国一家(中为蒋母和儿子蒋孝文);蒋经国和夫人蒋方良;; 廖承志(1908—1983)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通晓5种外语,擅长书法、诗词、戏剧。早期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新中国建立后,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蒋经国(1910—1988)蒋介石长子,1949年去台湾,台湾高层领导人物,1978年—1984年连任台湾当局“总统”。80年代初,曾一再声言“三不”(不结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并认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则是“罪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一定要解放台湾”,197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此后邓小平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原则。三年后廖承志给蒋经国写了这封书信,劝说他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给蒋经国发出的公开信,刊发在7月25日《人民日报》上,出乎台湾当局的意料,引起海内外瞩目。 ; 与本文有关的时政名词解释。 ; 2.国共合作: ;朗读课文:1.解题:“致”是什么意思? 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咎( ) 咫尺( ) 赘( ) 诠察( ) 厝( ) 东隅( ) 晤( ) 绸缪( ) 逾( ) 毋庸( ) 盍( ) 悖谬(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第二自然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蒋经国先生的?;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劝说: 1、从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及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角度来劝说。(民族利益) 2、从回顾国共两党的合作历史,希望两党合作,共图振兴中华大业的角度来劝说。(历史责任) 3、从忠孝的角度劝说。(个人抱负) ; 2、当时台湾方面有哪些不利于统一的言论?对此作者表明了怎样的态度?;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罪人”、“投降”、“屈事”、“吃亏”、 “上当” “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台湾 “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 ;“余期期以为不可” “实相悖谬” “实难苟同” “未免自欺欺人” 自己“于公于私理当进言”; 作者在反驳时做到批中肯,说理透彻,语气委婉,鼓励热情,措辞适当,既坚持了原则,又有利于对方接受。 课文引用这些错误的言论使得劝说更具有针对性,也更有说服力。 ; 4、文中“愿弟慎思” “望弟再思” “渴望三思”这三句话对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5、 反面假设:如果祖国不统一对台湾会产生怎样的危害?; “咫尺”中一个“竟”字写出了虽只隔一个窄窄的海峡,却似远隔天涯之叹,含蓄地表明了这种阻隔是人为造成的。既自然地抒发了牵挂惦念之情,又为下文将要进行的劝告作了很好的铺垫。; 这是本课中心句。作者围绕着共同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劝说蒋经国先生为这一伟大事业作出贡献。它是从三个方面阐明的。这三个方面,从国家、民族利益,国民党的存亡前途以及蒋家的个人名利考虑来劝说。劝说过程条理性强,结构严密,有力突出了中心。; 这是劝说中的第一点。作者在本自然段列举不同侧面的国际国内事实,从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劝说对方立下这历史功业。这里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