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专题报告教程
PAGE
资环学院《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实验专题报告
PAGE
PAGE 11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区域规划系
武汉市长岭镇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
要编制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对土地利用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本专题对武汉市长岭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与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综合性分析,分析该区土地利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为黄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XX-XXXX年)的编制提供依据。
本专题使用基础资料为XXXX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
1 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1.1地形地貌
长岭镇位于武汉市北郊,属低山丘陵地区,山势平缓,背风向阳,宜林宜牧。长岭镇大部分土壤呈微酸性,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中等及中等偏上的占大多数。因此,良好的土壤条件对耕地利用十分有利。1.2 气候条件
长岭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温光同季,无霜期长的特点。良好的光热条件给长岭镇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长岭镇年平均日照时数在时间分布上从3月至8月逐月增加,9月至次年2月逐月减少,呈现宽顶单峰型变化;在地域分布上日照时数南多北少。全镇太阳辐射由于受到太阳高度角大小变化的影响,年内辐射量变化为从1月至8月逐月增加,8月最多从9月起逐月减少,12月最少,在空间分布上也是呈现南大北小的特征。从光能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来分析,每年4-10月是农业物生长的旺盛时期。目前光能利用率低,因此在光能利用方面存在较大的潜力。
全镇平均气温在15.7—16.4摄氏度之间,年内平均气温从2月至7月逐月上升;1月最低,7月最高,8月至次年1月气温逐月下降,农业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5.6~16.4摄氏度。总的来说,热量是较丰富的,为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基本上提供了足够的温度保证。
全镇全年降水主要分布在5-7月,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协调,表现出雨热同季的特征。降雨量集中在夏季光热充足时期,最少在冬秋季,此种分布规律与主要农作物生长习性是相适应的,特别是对水稻粮食作物最为有利。
1.3 水源条件
长岭镇依山傍水,降水充沛,地表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480毫米,多为南北流向,交流众多,纵横交织。丰富的水资源为促进生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长岭镇土地利用起主要作用的是地表水资源。
充足的水源为长岭镇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为农业灌溉用水提供了保证。但是雨量太大也影响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为加大耕地保护的力度,全镇兴修了用于田间灌溉的排灌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耕地的保护。
1.4区位条件
长岭镇位于武汉郊区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较好。长岭镇紧靠武汉,为武汉经济发展提供产业配套等地理上的天然优势。由于与武汉地缘上的靠近,长岭镇处于武汉都市圈的强极化半径之内,使得长岭镇具有比较明显的区位优势。
1.5社会经济条件
1.5.1人口状况
长岭镇人口4.0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0.52万。农村劳动力资源丰裕,但农业劳动力仍占农村劳动力的较大比重。
1.5.2农业经济技术条件
长岭镇历史悠久,土地利用源远流长,土地利用程度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加深,农业技术条件也较为发达。长岭镇的农业经过长期的改造和建设,各项农业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内外配套能力逐步加强,使城郊型农业初见规模。水稻生产已经实现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也提高了粮食产量。长岭镇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机械拥有量较高,农业水平较高,生产技术水平也越来越发达。
1.5.3交通运输
全镇交通发达,运输便利,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但是交通的便利必然会加大建设用地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耕地造成一定的影响。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仅便于农产品的运输,便利的交通条件也为农产品的加工业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2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xxxx年长岭镇土地变更调查资料,xxxx年全镇土地总面积223536264.87 平方米,其中农用地172603061.70平方米,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77.21%;建设用18平方米,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1.99%;未利用99平方米,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0.80%。
图1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图
表1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 单位 :平方米
总 面 积 223536264.87农用地小计172603061.70耕地40园地3402332.25林地103829479.21牧草地104046.25其它农用地51392.59建设用地小计18工矿仓储用地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0306-2018 热辐射类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pdf VIP
-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建标〔2011〕209号).pdf VIP
- 商品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合成生物学》课件.pptx VIP
- 《中国文化概况》带翻译版.pdf VIP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docx
- 2.1.2 认识地球(第2课时 地球仪与经纬网)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pptx VIP
- 二年级上册1-8单元看图写话.pdf VIP
- YY/T 0061-2021特定电磁波治疗器.pdf
-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