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合作举办轨道.doc

江苏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合作举办轨道.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合作举办“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自评报告 一、办学基本情况 我校与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合作举办“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立项(中外合作办学单位许可证编号MOE32RU2),招生起止年份为2014 年— 2018 年(每年1 期)本项目由江苏师范大学与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实行“3+2”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江苏师范大学学习,后两年在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学习。完成教学计划全部学习任务、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可获得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和江苏师范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第四年不出国的学生可继续留在江苏师范大学学习一年,完成教学计划全部学习任务、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可获得江苏师范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 二、学生培养 本项目于2014年开始招生。2014年招收95人,2015年招收98人,2016年招收71人,招生批次为第二批次本科招生,学费为21600元/年,实行单独编班上课,现有在校生264人。 根据引进的俄方培养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学院组织专业负责人及老师们研究讨论,制定适合我校机构办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并请俄方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双方达成共识后再制定可以执行的人才培养方案。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派出42名本科生赴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交流学习一年,期间我院黄婕、张明新同学与俄方学生合作在俄罗斯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实践课上我院学生与俄罗斯学生共同编写程序并获得创新奖励;孙钺涵、张丽娜同学获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赴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交流学习一年。 三、师资建设及管理 利用国家各类人才工程和平台项目,引进杰出外籍专业教师团队,培养国内专业教师团队。现有俄语外籍教师13名,校内俄语教师21名。学院成立教学委员会,对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审议、指导、协调和管理,有教学管理人员6人,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有教学管理专职人员负责合作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针对青年教师多的特点,我院举办了形式多样的青年教师论坛,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聘请专家做撰写基金项目申请书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讲座、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保障课程考核材料的规范化等等,大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水平。 四、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规范,主要体现在:(1)招生信息通过招生简章和学校、学院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办学活动与招生宣传承诺保持一致;(2)制定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学生入学、出国、毕业各个环节做到了办事有据可依,程序公开透明;(3)教学管理纳入江苏师范大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4)以学生为中心,安排了外事秘书、辅导员和班主任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提供服务与支持。 五、财务状况 1.学费60%直接用于本科教学,40%用于中俄合作办学硬件建设,由学校财务处按使用制度单列管理。其中教学经费的分配比例为:用于俄方合作大学教学(承担三分之一课程)20%,校内专业学院教学(承担三分之一课程)9%、师资建设3%,本学院教学运行管理及俄语教学20%。 2.全年收入5637600元,去年结余120876元,全年支出5622594元,结余135882元。 六、教学管理及质量监控 1.加强合作办学管理制度建设 强化学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建设工作,以提升办学经费使用效率为抓手,运用经济杠杆,鼓励优秀专业师资承担教学任务,提升培养质量。制定《考试课程实行流水阅卷的规定》、《考试纪律规定》、《试卷命题审核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 2.加强教学环节质量监控 学院指定专业负责人组织制定或修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大纲,组织编写教学日历、选择合适的课程教材,审核课程试卷是否符合要求以保证试卷质量与规范,定期组织内部教学研讨和推进课程之间的协作,组织期中教学检查和师生座谈会。通过召开网上评学与评教、随机听课、检查教学基本文件、撰写总结等相关方式全面了解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运作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馈。 3.加强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 学院加大了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和资料室的投入,现拥有“轨道交通信息与控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电工电子、科学计算与信息技术综合训练、软件工程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电工电子、自动化、电气工程、等5个工程实训中心,20多个专业实验室及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复杂系统研究所。 4.大力提升学生俄语水平 为达到合作办学俄方高校对俄语的相关要求,学院将原来每周12节课的俄语课程增加到20节,并建设专业俄语语音室4间,此外晚自习有俄语辅导,早自习有任课教师带领的晨读。开展“俄语书法”大赛、“俄语朗读比赛”、“俄语听写大赛”、“俄罗斯国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