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代圣贤学习教子之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向古代圣贤学习教子之道

 PAGE \* MERGEFORMAT 8 尊敬的老师,家长们: 下午好! 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向古代圣贤学习教子之道”。 如何教子成才,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三字经》上讲,“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由此可以证明教育是要讲方法的,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行不通的。五千多年以来,古代圣贤已经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教育方法,这就是“儒家文化”。如何将古代圣贤教育思想,用到我们自己的孩子教育上。今天我有两点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一是向古代圣贤借教子智慧。二是如何与学校合作,做好孩子教育工作。 一、向古代圣贤借教子智慧 结合东方和西方教育思想,我将孩子教育归纳为十六个字“目标引导,过程控制,结果反馈,迈向成功”。 (一)目标引导,做“君子”而不做“小人” 世界畅销书作家马克?汉森说,“人生是要设立至少“101个目标”的。”因为??生有两大悲哀:第一叫做目标没有达成。第二叫做目标达成没有新的目标,方向就迷失了。人生要不断的成功,需要不断的更新人生目标。 下面就举几个例子介绍一下我帮助王光禹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的具体做法。 1.人生目标方面 长期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领导好自己,走正道,不走歪门邪道。 齐家:领导好家庭,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光宗耀祖。 治国:领导好一个团队,创事业,干实事,造福一方。 平天下:领导好一个国家,延续五千年华夏文明,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也许个别家长认为这个有点太“高、大、上”了,离现实有点远,其实,这个目标对孩子成长太重要了,一点不远。 举个例子,现在有的学生高考结束把书烧了,有的大学上完就不读书了。如果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例如领袖毛泽东,读书读到人生最后的24小时。 2.行为准则方面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也就是说,做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第二位的是诚信;第三位的是富有爱心,亲近有仁德的人;以上三点都做到了,如果还有时间,就应该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如果做不到以上三点,就不许读书,因为三项基本要求做不到,读书越多危害越大。 3.学习态度方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也就是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总之,家长要搞好孩子教育工作, 《弟子规》、《论语》两本书十分重要,它引导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内容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同时,家长们自己也要学习并做到。否则,效果会很糟糕,说一套,做一套,最后的结果是言行不一,人格分裂。 (二)过程控制 教育是一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控制好孩子的成长过程十分关键。我总结了一句话:“道家、儒家、法家思想相互结合,防微杜渐。” 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老子,代表著作《道德经》,主要观点“无为”。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代表著作《论语》,主要观点“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人们走向人生正道。 法家思想,代表人物管仲、韩非子,代表著作《管子》《韩非子》,主要观点“法治”,强调赏罚分明。 以孩子的学习态度问题为例来说明,有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出现厌学情绪,家长如何来管理? 如果孩子积极好学,没有问题,就用道家思想,无为以牧之,行无言之教。 如果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先用儒家思想来给孩子讲道理,但不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自己的语言说服力不强,孩子会反感,要引用经典,如“少不学,老何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要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进行说服,要做到“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 如果孩子听不进去,再用法家思想来解决,“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但要做到“用赏贵信,用刑贵正”,特别要注意回避法家思想的危害,“多用赏,少用罚”,用罚会引起孩子的怨恨,《周易》上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因此最好不要用罚。在学习方面,我从来不惩罚王光禹,只用赏就够了,如果是“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这个三个方面出问题,我才会用“罚”。 用法家思想要求孩子学习,虽有快速的成效,可解燃眉之急,但不是长久之计,后面还要心平气和地用儒家思想来劝学,使孩子心里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如何说服孩子,是非常考智慧的事情,需要大家认真思考,要做到“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可以借鉴一下孟母的做法,“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应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来指责他。每个人都喜欢关心、理解和帮助,而不喜欢批评、指责,孩子更是如此。 最后,孩子的厌学情绪化解,变得勤奋好学后,再回归道家思想,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三)结果反馈 正确的目标,精确的过程控制,一般来说,就会有正确的结果,如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