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养生知识
中华养生知识
教学内容:养生模式系列(两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知道老子、庄子、荀子、孔子的养生特点,理解老子、庄子、荀子、孔子的养生的观点,形成正确的养生观
教学重点:老子、庄子、荀子、孔子的养生论点
教学难点:老子、庄子、荀子、孔子的养生论点的理解并形成对养生观的正确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资料阅读法
教学过程():
一、养生一词的来源: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颗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二、中国古代名人养生模式及相关论点介绍
1、老子:
看过我国古代名著(西游记)的人,大概都会记得书中这样一件事: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惹恼了玉皇大帝,于是玉帝准备采取措施对他进行严惩。这时,有个老头,名叫太上老君,主动向玉皇大帝献计请旨,要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里化掉。——传说中的这位“太上老君”,就是大名鼎鼎的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化身。??? 老子(公元前约571-471),本名李耳,字聃,周朝时期人。早年曾任周“守藏室之吏”,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管理员。公元前516年,周朝发生动乱,老子辞职回家,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即《老子五千言》)及其它著作,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一生崇尚养身之道,提出的“无为”、“‘清静”、“守一”之说,成为道家修炼成仙的“根”。由于他创立的道家学说和摄生有术的影响,后被东汉末叶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奉为道教的开山祖师、“太上老君”和“太清道德天尊”。??? 追求长生不死、修道成仙,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修炼的重要指导思想。这在《老子》、《庄子》这两部道家代表著作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并对以后神仙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老子》中说:“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穿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是说,善于养身修炼的人,身上没有可以致死的地方,以至咒角、虎爪、兵刃都伤害他不得,所以他走路时不怕遇见凶虎,打仗时不用甲胄护身。尽管老子所说的“善摄生者”是“闻”来的,但实际上老于本人就可称得上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养生修炼者,这不仅是他高寿,活了102岁,而且提出了“长生久视”的途径。老子认为,要想“长生久观”,最重要的是“载营魄抱一能无离”,即要能使人的血肉之躯与灵魂合一而不分离。这里的关键在于“谷(即养)神不死”,也就是炼养精神,使之永不衰竭。为些,就要做到“清静”、“无为”、“守一”,少私寡欲,知足常乐,与世无争,使心灵经常处于恬淡宁静的状态。这就是《老子》修道而养寿,以达长生久视的基本内容。???2、庄子
庄子(公元前约369——286年),战国时代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成为道家最著名的人物。庄子生活在奴隶社会迅速崩溃,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战国中期。这是一个“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时代。据传,庄子曾做过看管漆园的小吏,一生都很穷。面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自身的困境,他感到无能为力,只好把理想寄托在他用文字营造的世界中,寄托在他创造出的每个神人、圣人、真人的形象上。他在《庄子》一书中,描绘了各式神仙人物,提出了各种“成仙”方术。??? 关于“道”,庄子描写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集中概括了道的特征。庄子说,“道”的功用,其妙无穷,古代帝王、神人、仙人、圣人之所以不同凡响,就是由于他们得了“道”。譬如,黄帝得之,以登云天;西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等等。??? 庄子在《逍遥游》中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神仙的形象:“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成年谷熟”这样的神人,外物不能损伤他,洪水滔天不会把他淹没,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地焦枯,他也不会感到不舒服。他们“其寂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以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不知悦生,不知恶死。”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将“神仙”的内涵向世人披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8周主题班会12.22】期末复习指导.ppt
-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上册第二课时课件.ppt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_25880.ppt
- 七上月考Word文档.doc
- 2012年安徽省初中毕数学.ppt
- 七年级下册五单元测试.doc
-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单元测试_试题.doc
- 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复习11.doc
- 七年级《代数式求值》课件.ppt
- 三下9课件.ppt
- 2025年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1套.docx
- 2025年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