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林县皇周村钩虫病防治措施体会的论文.doc
上林县皇周村钩虫病防治措施体会的论文
[论文摘要]:皇周村是属于显热带地区,很适合钩虫生产发良,感染群众危害人民,为了早日控制和消灭它于1978年我们到皇周村搞了灭勾试点,在工作中得到了领导重视经费保证,技术力量雄厚,驱虫药力高,而取得成果。从中我认为要消灭钩虫,必须大搞爱国了生运动,搞好“两管王政”大力沼气,因沼气池各种虫卵天活率高达100%,如果来取得合性的措施,消灭钩虫病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为期不远。
[关键词]:原耒感染率65.4% 经服药后下降88.9% 沼气池虫卵灭活率100%
[论 文]:一、流行情况
皇周村位于县城效区,东经108°22′~108°51′北纬23°12′~23°43′间,气候温暖,再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0.9°,降雨量为175.33mm3相对温度50%,属于亚热带,很适合钩的在土址中的生育繁殖,危害人体。
钩虫病是一种古老性疾病,由十二指肠勾虫和美洲勾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吸吮人血所致,初染时皮肤风团、奇痒、于咳、食欲不进;晚期食欲欠佳,乏力,皮肤黄染,虚弱,小儿营养不良,女人月经紊乱或不孕,男人阳萎,最后由于严重贫血,造成浮肿,心力衰竭而死亡。勾虫病是农村常见病又是难治难防之一,为了寻找一种具能防又能治、简单、安全、经济的技术,我们站南宁地区站于1978年11月间到皇周村进行灭勾试点工作。
①人群感染:该村136农户,人口656人,水田720亩,旱地40亩,农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茹、甘蔗为主,并有少量果园,疏菜地,卫生情况较差,未搞“两管五改”,猪、牛、人畜共住,村民习惯用生便淋地,每到农忙,大部份村民均患皮肤奇痒风团病。.1972年曾全民普查勾虫一次,感染率为65.4%。
②土壤污染情况:随意抽查菜地100份,经培养阳性5份,均为混合感染。
二、具体措施:
①人力,物力的准备:
县防疫站寄防科3人,地区防疫站2人大丰镇卫生院一人村干1人,卫生员15人,村医1人共25人。
②机械仪器:恒温箱1台,显微镜6台,大小试管若干,玻片400片,青梅200瓶(空)食盐5斤等物。
驱勾药:驱勾蛔片,噻咪啶,甲苯咪唑各8000#。
③经费:由防疫经费实用实消。
疗效观察:
1.1978年在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用左旋咪唑(桂林制药厂生产批号为桂药字(75)第36号、含量25毫克),按2·5毫克/公斤对钩虫卵阳性者治疗一个疗程(连股三晚),受治100%。
2.1981年用上海市第十一制造厂生产的甲苯咪唑咀嚼片(每片含量100毫克)批号80091和杭州第一制药厂生产的噻嘧啶片(每片合基质0.1克)。批号8o0525。二药合并使用于1、6、10月份各全民治疗—个疗程。一每个疗程连服三个晚上。受治率为93·73%和99.17%。剂量见表一。
表1 1981年皇周村全民驱钩剂量表
年 龄
5——7
15岁以上
甲苯咪唑
2片
2片
噻嘧啶
1片
3——5片
3.1982年10月单用杭州第一制药厂生产的噻嘧啶片(含量批号同上)。全民治疗一个疗程,受治率为98.18%,剂量见表二。
表2 皇周村第五次驱虫剂量表
年龄组
3岁—
5岁—
9岁—
14岁—
16岁—
18岁—
噻嘧啶
1
2
3
4
4
5
四、疗效
(一)第一次查:1981年11月,重点是复查培养钩蚴的100人,复查结果是:
1.疗效 应检100人,实检70人;阴转65人,阴转率为92.86%,各种指标的下降率见表三。
表3 皇周村治疗前后钩虫感染指数变化情况表
治疗时间
感染率(%)
平均感染变度(条/条数)
感染指数
治疗前(78年)
61.5
2088.64
1277.20
治疗后(81年)
7.14
11.40
0.81
下降率(%)
88.32
99.45
99.94
虫种阴转情况。美洲钩虫阴转率略高于十二指肠钩虫,阴转率(见表四),但经统计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
表4 二种钩虫阴转情况
复查人数
阴转人数
阴转率(%)
十二指肠钩虫感染
61
57
93.44
美洲钩虫感染
59
58
98.30
3、疗效与感染的关系,单纯一种钩虫感染的疗效略好于种钩虫混合感染的疗效(p>70.05),无显著性。
表5 疗效与感染关系表
复查人数
阴转人数
阴转率(%)
单纯十二指肠钩虫感染
11
11
100.0
单纯美洲钩虫感染
9
9
100.0
二种钩虫混合感染
50
45
90.0
4.阴转率与性别的关系。男女阴转率分别为93.55%(27/30)和95.0%(38/40)。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
5.阴转与年龄的关系。20岁以下和51岁以上年龄组的疗效比21岁至50岁的年龄组好。见表六。
表6 各年龄组阴转情况表
年龄组
复查人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