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老中医养生研究的论文.doc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老中医养生研究的论文
笔者从2007年起,对在世的名老中医进行了深入的访谈(除张作舟教授因病没能进行访谈,其余名老都进行了面谈),对已经去世的名老中医进行了资料收集并对其的后人、学生进行了访谈。本文所指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名中医,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初期从各地延请的30余位建院元老;(2)位列全国四批名老中医师承制导师;(3)国医大师;(4)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本文所指老中医是指在世者年龄超过85岁,已经去世者年龄超过90岁。符合两个条件的在世的名老中医有6位,分别为:薛崇成、阎润茗、路志正、程莘农、张作舟、马继兴;已故的有5位,分别为:朱仁康、肖龙友、陈苏生、钱伯煊、董德懋。本文将他们的养生思想和实践做一归纳总结。
1 饮食养生——慎药损谷,顾护脾胃
本文涉及这些名老们都???中医大家,对于方药烂熟于胸,但其自身有病对于用药却慎之又慎,深知是药三分毒,食之不效,导引不效,方命之药。
名老们在诊疗和日常养生中都极其注重顾护脾胃之气。肖龙友曾说:“得谷者昌,若致土败,虽卢扁复生,亦难为力矣。”在治疗虚损和久病患者时,肖老尤重于脾,多用党参、山药、白术、莲肉;运中用扁豆、薏苡仁;纳谷不甘则谷麦芽。肖老在北京的家中常备有炒黄黑的糊米或炒糊的馒头,用水煮汤来治疗消化不良。成人腹胀,则取砂仁1粒,以针穿其孔中,在火上烧焦,取下砂仁,碾碎嚼服。长夏季节则用荷叶粥宽中解暑,升发脾气。
董德懋曾创立了“调理脾胃十法”。其中通下、理气、清热、祛湿、消导为攻法,益气、升举、温中、固涩、养阴为补法。.cOm董老推崇《金匮要略》中“四季脾旺不受邪”和周慎斋“诸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颇多”的论述,认为脾胃病应分清虚实寒热、脾病多虚、胃病多实和脾病多寒、胃病多热等证,临床病情复杂,往往虚实夹杂,寒热并见,治疗应以攻补为纲。根据临床具体证候,每法又分为数法或数法合用,则纲举目张,圆机活法。遣方用药主张平和,强调脾胃病药量宜轻,用药宜精,重病轻取,用效通神。主张慎用大补以防阻遏气机,慎用苦寒以免损伤胃气。常说:“勿伐天和,勿伐无过”。另外,董老重视肝脏对脾胃的影响,善用疏肝理脾法。
路志正被认为是当代继承和发展东垣脾胃学说的代表人物,在临床中,路老用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冠心病,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实际上,路老把调理脾胃贯穿于整个中医的治疗过程之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治疗大量多系统疾病,如风湿病、血液病、肾病以及妇科病、儿科病等,都从调理脾胃着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路老曾有“北方亦多湿邪”的理论,认为湿邪阻滞气机。脾属阴土具有“坤静之德”,又有“乾健之能”,可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交泰之象,为气机升降之枢,湿邪伤脾阳,路老认为畅脾胃气机方可以化湿邪,湿邪一化,脾胃健运,许多病可愈。在日常饮食中,路老认为过量的饮食,会使脾胃受损,导致疾病。路老说:“养生之道,贵在后天,后天之道,又以脾胃为本。”“脾胃要注意辨证施养,才能保持人的旺盛精力。食物、药物均有四气五味,如偏阳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辛味的食物以助阳气的生发,偏阴虚体质的人多吃酸甘之品以养阴,药食同源,一般食养为先,体质偏颇明显者,才用药调。”路老认为“谷肉果菜合理搭配,才能补益精气津血,以利于人体的健康,同时,要辛甘酸苦咸五味调和,忌饮食偏嗜。此外,进食要有规律,适时适量,反对饥饱失常,暴饮暴食。
朱仁康幼年时脾胃薄弱,常患痰饮病,后来却寿享92岁,得益于他日常饮食中顾护脾胃之气。他饮食清淡,不喜辛辣之品。中年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每餐二两,不多吃多喝,所以摆脱了胃病的困扰。陈苏生认为:“今人只重药疗,不讲食宜,给人们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陈老崇尚《千金方》中的思想: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频而多,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又为气机之枢,对于一身气机的和畅至关重要。从形而下的角度讲,善养生者最重视养护脾胃之气,如果注意日常生活中顾护中焦脾胃之气,则身可健、寿可延;久病、重病之人调好脾胃之气则生机可存,病可愈。
2 运动养生——调整功能,开发潜能
名老们对导引吐纳之术都有研究,董德懋、阎润茗、路志正等也深谙导引吐纳之术并持之以恒。路志正有自创的“路氏八段锦”。董德懋坚持练习站桩功,寿享90岁。董老60多岁的时候患高血压病、头晕、目眩、头疼,血压260~270/120~155 mmhg,中西医药治疗日久,均无明显疗效。百般无奈,开始研究气功,冀以调治。董老练习站桩功,每天坚持早、中、晚练功3次,每次30~40 rnin,得以治愈。后来一直气功锻炼,毫不松懈,受益匪浅,体会颇深。董老探研气功理论,上及《内经》,下及各家学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