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再生稻旱区高产栽培技术的论文.doc
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再生稻旱区高产栽培技术的论文
作者:刘逊忠 何万福 陈同聪 黎国安 陈军
摘要阐述了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中浙优1号作为早稻和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破解双季稻改为单季稻的难题、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早稻;再生稻;栽培技术
由于气候因素影响和水利设施老化失管,钦州市多年遭受秋冬春3季连旱的严重危害[1,2],全市有近40%的早稻田因缺水不能播插而被迫改双季稻为单季稻,甚至撂荒,有80%以上的晚稻田因干旱无法发展秋冬种生产,并且这种危害有逐年加剧的趋势。为此,2008、2009年在钦州市科技局的支持下,钦州市农业局在传统旱区钦北区贵台镇大路村和失灌旱区灵山县、钦南区、浦北县等15个点进行超级稻中浙优1号及其再生稻栽培试验示范,探索既能有计划推迟早稻(超级稻)播种时期,又能使晚稻(再生稻)提早收获的双季稻栽培模式,以解决春旱、秋旱以及寒露风的威胁,破解双季稻改为单季稻的难题,确保钦州市的水稻播种面积并获得高产。现将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再生稻旱区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1.1农艺性状
中浙优1号株型紧凑合理,茎秆粗壮、挺拔,叶片厚硬且挺直,分蘖力强,长势旺盛,后期青枝蜡秆,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病性中等,生育期中等偏迟熟,再生力强。.早稻全生育期123d,株高125cm左右,穗长26.3cm,有效穗273.0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45.7粒,结实率93.4%,千粒重26.2g;再生稻全生育期86d,穗长23cm,有效穗241.5万穗/hm2,每穗总粒121.4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6.0g。
1.2米质好
稻米外观好,品质优,米饭松软,口感好,饭冷不生硬。经农业部稻米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整精米率66.7%,垩白率32%,垩白度12%,长宽比3.0,透明度1级,胶稠度75mm,直链淀粉13.9%,达优质米1~2级。
1.3产量表现
2008~2009年2年共进行15个点试验示范,面积170 hm2,其中早造超级稻平均产量7 879.5kg/hm2,晚造再生稻平均产量5 398.5kg/hm2,早造超级稻和晚造再生稻合计总产13 278.0kg/hm2,比早、晚造对照合计总产9631.5kg/hm2,增产3 646.5kg/hm2,增幅37.9%。
2高产栽培技术
2.1早稻
2.1.1合理安排播种期,培育壮秧。播种过早将使晚造再生稻成为双季稻早晚两造大田的“过渡田”,播种过迟则使早稻(超级稻)成为双季稻早晚两造大田的“过渡田”,从而增加病虫鼠雀的危害。根据当地的旱情,中浙优1号早稻的播种期应比正常早稻推迟1个月左右,比较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上旬,以确保早稻在8月5日前成熟收割,从而有利于再生稻正常生长发育,要求再生稻于9月28日前安全齐穗,10月31日前成熟收割。育秧可采用塑盘育秧或编织布(旧编织袋)育秧方式,结合秧田整地施复合肥75kg/hm2作底肥,大田用种量22.5kg/hm2。播种后秧田灌沟水,保持畦面湿润。秧苗2叶1心时施断奶肥,施复合肥60~75kg/hm2或尿素、钾肥各60kg/hm2,并防治稻蓟马等虫害1次。秧苗移栽前4~5d用“植物龙”正苗40ml/hm2加适量杀虫剂对水50kg/hm2喷施,具有强力生根促长的作用,使根系发达,返青立苗快,能明显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与产量。
2.1.2合理密植,抛插足基本苗数。再生稻的有效成穗数与早稻的稻丛桩数有密切关系,基本呈正比。再生稻是利用早稻有效穗稻桩为母茎。为此,应把早稻高产结构建立在适当多丛多穗的基础上,抛插足基本苗数,中等肥力田抛插秧1.8~2.0万丛/hm2,每丛3株苗;中高肥力田抛插秧1.7~1.8万丛/hm2,每丛3株苗;争取早稻有效穗数达17~18万穗/hm2。中浙优1号再生力比较强,每个母茎平均可培育约1.2株有效再生苗,这样可促使再生苗有效穗数达到17~19万穗/hm2,从而确保再生稻高产稳产。
2.1.3科学用水。再生苗因生育前期发根量少,独立根系不够发达,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由母茎供应和从老根吸收,所以早稻根系发达、活力强至关重要。为此,早稻水分管理,应薄水抛插秧和促分蘖,分蘖够苗及时露晒田;幼穗分化初期回薄水,施穗肥后水分自然落干保持田间湿润,适度轻露,增加土壤氧气,促进发根,增强稻根活力;以后干湿交替灌溉,收获前7d断水,以收割时土壤湿润不陷脚为宜。总之要做到以水调气,以气促根,达到活根壮秆壮芽、成熟时青株蜡秆的目的。
2.1.4科学施肥。中浙优1号植株生长势强,需肥量大,耐肥。中等肥力的田块,目标产量为7 500~8 250kg/hm2,一般施纯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库堤坝工程预算方案(3篇).docx VIP
- 《与同学们谈地理》 课件 2025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pptx VIP
- 100ASK_IMX6ULL-QEMU使用及开发教程_高级用户使用手册.pdf VIP
- 饮食配餐食物交换份法.ppt VIP
- 设备监理师《设备监理基础知识和相关法规》试题及答案.doc VIP
- 贵州省2025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中职生文化综合英语试题.docx VIP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同步课件(课标版).pptx
- 南京大学普通天文学课件01天文学史.pptx VIP
- Roland罗兰乐器INTEGRA-7 拥有真实技术的音源INTEGRA-7 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助学贷款申请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