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社会工作实务新(初级)模拟试题.ppt

  1. 1、本文档共4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社会工作实务新(初级)模拟试题

犯 罪 学;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犯罪学概述;一、犯罪学的概念和特点;1.犯罪学,就是研究犯罪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并据以确立对策,防卫社会和改造罪犯的刑事社会科学. 2.从学科渊源讲,犯罪学脱胎于刑法学,归流于社会学,我们称其为刑事社会科学.; 1.犯罪形势严峻,寻求刑事镇压之外的治罪之策.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理论前提.;(三)犯罪学的特点 1.研究的是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2.重在穷究犯罪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治标又治本. 3.具有防卫社会和改造罪犯的社会机制.; 1.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广于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2.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是反社会行为,即扰乱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行为,包括刑法中的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违纪行为、罪错行为、过误行为、不道德行为等. ;三、犯罪学的学科属性;■ 主张是社会科学 1.直接隶属于社会科学,与法学、历史学、社会学并列; 2.隶属于法学(多数法学家持此观点); 3.刑法学的分支。理由:犯罪的存在以刑事法律的规定为前提;犯罪学的阶级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刑法的阶级性质;犯罪学是从刑法中发展而来的。;4.属于法社会学(前苏联学者);; 1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包括 研究对象、犯罪概念、目的、重点、学科范畴等都不同.) 2.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的关系. 3.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4.犯罪学与劳动改造学的关系. 5.犯罪学与伦理学的关系.;1.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3)研究内容不同:刑法学注重揭示犯罪的社会内容,重点联系犯罪行为和犯罪后果,研究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特别是其中体现的刑事理论。犯罪学注重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控制。;(4)研究范围不同:二者交叉。 (5)研究阶段不同:刑法学的研究不追根溯源;犯罪学研究犯罪现象的全过程。 (6)研究方法不同:刑法学只运用一般的法学研究方法;犯罪学运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五、犯罪学的功用;六、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与过程;思辨方法主要有演绎、溯因、分析、比较,其中最重要的是演绎方法。 ;(二)犯罪学研究的实证方法;1、确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类型; 2、建立研究假设; 3、进行研究设计; 4、收集研究资料(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文献法、实验法等); 5、整理与分析研究资料; 6、研究成果的形成与检验。;第二节 犯罪学简史;——古代西方主要是对犯罪原因犯罪根源的研究: 鬼附人体说:认为人触怒鬼神而引起的精神异常实施犯罪; 原罪说:人生而有罪,一生就是在赎罪;;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是犯罪的本原,当人对自己的善性放松控制的时候,恶性就会像兽性一样出现犯罪; 亚里士多德认为犯罪的原因有三:穷、情欲、权; 德谟克里特、托马斯莫尔:经济、刑罚严苛、社会风气奢侈无度滋生犯罪。;古代东方 墨子:“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盗人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贼人以利其身。” 荀况:性恶论。 董仲舒:人性无善恶之分,仅有向善向恶的秉性。;《犯罪学》起源之争:;18世纪的犯罪古典学派是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其诞生标志着西方对人类犯罪行为进行自然主义探讨的开始,不再用超自然的力量而是用人们本身的因素来解释人的行为。 代表人物:贝卡利亚、边沁、费尔巴哈 ;★ 贝卡利亚; 这部著作深刻地揭露了旧的刑事司法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依据人性论和功利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立的三大刑法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原则;并且呼吁废除刑讯和死刑,实行无罪推定。; “每个公民都应当有权威做一切不违背法律的事情,除了其行为本身可能造成的后果外,不用担心遇到其他麻烦。……这是一项神圣的信条,舍此就不会有一个合理的社会;这是对人的一种正当的补偿,因为他已经牺牲了每个感知物所共有的、在自己力量范围内做一切事情的自由。这一信条培养着生机勃勃的自由心灵和开明的头脑。它为了使人们变得善良,赋予他们一种无所畏惧的美德,而不是逆来顺受者所特有的委曲求全的美德。”;在贝氏思想影响下,1768年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丽萨下令修改刑法,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于1787年下令废除死刑。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于1772年下令废除身体刑及减少死刑条款。美国于1776年以后对于犯人的处遇条件大大改善。法国大革命之后于1810年制定的法国刑法典,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可以说,贝卡利亚的学说奠定了现代刑事法学和犯罪学理论的基础,《论犯罪与刑罚》是刑事法学和犯罪学历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边 沁 ;边沁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两种基本动力的驱使,即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这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原因和动力,也是一切不道德行为包括犯罪行为的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