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234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2345

第 6 课;导入:;方法导航;;;;;;;动脑筋;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本课小结;1.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2.某地院门的灰墙上有一副墨字的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3.(2010·威海学业考试)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 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是( )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 )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5.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B.大力提倡种植玉米运动 C.高指标、浮夸风盛行 D.农业合作化进程加快;6.下图是1949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学史实判断下列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7.右图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 历史信息有( ) ①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 1958~1960年 ②该画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 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三大改造的完成 ;9.“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这首小诗表现了石油工人的豪迈胸怀,下列人物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雷锋;10.(2010·无锡中考)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11.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事件主要发生在哪些区域?它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图二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什么历史现象?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12.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进步发展的精神支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没有国哪有家”,人们用朴实的话语,表达着最崇高的爱国之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历史悠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爱国之情。请你列举出明朝时期在抗击外来侵略中涌现出的两位爱国者及主要事迹。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年),人们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涌现出许多先进的模范人物,他们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三位先进代表人物。;(3)结合上述知识,你认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本课结束;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人民大会堂建筑平面面积为171800平方米。大会堂主要由中部的万人大礼堂,北部的宴会大厅和南部的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三大部份组成;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第一个人民公社 ——河南驻马店嵖岈山人民公社;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