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本 章 内 容;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例如,硝基化合物不能水解,而亚硝酸酯能被水解成醇(或酚)和亚硝酸。再如,硝基化合物还原成胺(见性质),而亚硝酸酯还原生成醇。 ;1、硝基烷的命名;2.硝基烷的制法;例如: ;2.硝基烷的性质
a.硝基烷是无色的高沸点液体,常用作溶剂。;c.含α-H的硝基烷易与碱作用成盐。使得?-H的硝基化合物能溶于碱。;e. 与羰基化合物缩合 ;f. 和亚硝酸的反应 ;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1.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制法;2.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当芳环上还连有可被还原的羰基时,用氯化亚锡和盐酸仅还原硝基成为氨基。; 钠或铵的硫化物、硫氢化物或多硫化物,如硫化钠、硫化铵、硫氢化钠、硫氢化铵等,以及氯化亚锡和盐酸,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选择性的将多硝基化合物中的一个硝基还原成氨基。; 在碱性介质中还原时,则硝基苯被还原成两分子缩合的产物。; 在化工生产中,常用Cu、Ni或Pt等催化剂,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还原硝基化合物。实验室中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 联苯胺重排;对位取代的氢化偶氮苯, 重排发生在邻位。;(2)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团, 在芳环的亲核取代反应中, 活化芳环邻、对位。;反应机理:芳香环上的SN2反应 (加成—消除过程);第二节 胺; 氮分子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烃基取代后的化合物,统称为胺。;一. 胺的分类和命名;按分子中氨基的数目,胺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三元胺。;H2N(CH2)6NH2;3. 当氮原子同时连有芳基和脂肪基时,命名时必须在芳胺 名称前面加字母“N”。;4.季铵化合物的命名,则与氢氧化铵或铵盐的命名相似,即将阴离子和取代基名称放在“铵”字之前来命名。例如:;二. 胺的结构; 简单的手性胺很容易发生对映体的相互转变,不易分离得到其中的某个对映体。;三. 胺的制法; 工业上常采用高级脂肪酸经腈催化加氢的方法制高级脂肪伯胺。;还原氨化是制备R2CHNH2或R2CHNHR’类胺的好方法。;(1) 从酰胺的降解制备(Hofmann 降解反应);(2) 柯蒂斯(Curtins)反应;6. 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四 胺的物理性质;五. 胺的化学性质;氨基与苯环π共轭; 由于p,π-共轭效应的影响,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与质子结合的能力降低,所以芳胺的碱性比氨弱。例如: ; 当取代基处于氨基的对位时,供电子基(如甲基)使碱性增加,吸电子基(如硝基、氯原子等)使碱性减弱。例如: ; 盐酸雷尼替丁:;季铵碱与酸中和生成季铵盐:
R4N+OH- + HCl → R4N+Cl- + H2O
与胺盐不同,季胺盐是强酸强碱生成的盐,它和NaCl一样,与强碱作用不会置换出游离的季胺碱,而是建立如下平衡。 ;2. 烃基化;某些情况下,醇或酚也可作为烃基化试剂:; 三级胺与卤代烷加热形成四级铵盐即季铵盐。;3. 酰基化;在芳胺上引入酰基,目的主要有二个:
1.引入暂时性的氨基保护氨基或降低氨基对芳环的致活能力。;芳香族伯胺与碳酰卤依次进行酰化、脱氯化氢反应生成异氰酸酯:; 与烯酮相似,异氰酸酯的分子中有累积双键,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水、醇、酚和胺等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反应,例如:;在聚氨基甲酸酯的合成过程中,添加少量的水与二元醇混合,可以得到聚氨酯泡沫塑料:;4. 磺酰化;5. 与亚硝酸的反应;由于产物复杂,该反应在合成上的意义不大。; 脂肪族或芳香族的伯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难溶于水的黄色油状或固状N-亚硝基胺。; 叔胺上无氢原子,因此脂肪族的叔胺不与亚硝酸发生反应,芳香族叔胺与亚硝酸发生环上亲电取代反应:;6. 胺的氧化;工业上制备
对苯醌的
主要方法。; ? 3o胺氧化物的Cope消除反应;7.曼尼希(mannich)反应; 用苯及不超过三个碳的有机物合成:;8.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为得到一取代的产物,可采用乙酰化保护氨基的方法。;(乙) 硝化;乙酰化保护氨基法:;(丙) 磺化;六. 季铵盐和季铵碱; 季铵碱受热发生分解反应,不含有β-氢原子的,发生SN2反应。; 当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β-氢原子时,发生消除反应,主要从含氢较多的β-氢原子上消除。即生成双键碳原子上连有较少烷基的烯烃。这种消除反应的定向,称为霍夫曼(HOfrnann)规则。它与扎依采夫规则正好相反。; 由于季铵碱的消除具有一定的取向,利用彻底甲基化和Hofman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5495-2015 35kV-110kV户内变电站设计规程.pdf VIP
- 个人借款协议书(简易版)两篇.doc VIP
- 2021消防设施操作员证理论考试各章节题目题库汇总(中级监控方向).pdf VIP
- 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合同.docx VIP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十校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doc VIP
- PMN-PT单晶,全球前8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份额(by QYResearch).pdf VIP
- 魔王的女儿们攻略(一).pdf VIP
- DB37T 3394-2018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指南.pdf VIP
- 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激励的原则与方法.doc VIP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