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犯罪构成新
第三章 犯罪构成;第一节 概述;
;犯罪成立;;犯罪构成案例分析案例:王某,男,42岁,经营一家香肠店。刘某,男,48岁,与王某是邻居,经常从墙缝处偷吃王某家的香肠而与王某结怨。王某曾多次劝说刘某不要再偷吃自家香肠,但刘某不听劝告。王某气急,2004年9月4日买来毒药放入香肠中,挂在院内(刘某常偷香肠处),刘某不知情,再次偷吃后,中毒而死。分析:;
1、犯罪客体
刘某的生命安全是受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王某用放了毒药的香肠将刘某毒死,侵犯了刘某的生命安全(生命权),所以犯罪客体为刘某的生命安全,犯罪对象是刘某的身体。 ;2、犯罪客观方面
王某在2004年9月4日买来毒药放入香肠中,放到刘某经常拿的位置,证明其主观上想将刘某毒死,刘某由于食用了王某放毒药的香肠而死亡。刘某死亡的结果,是由王某投毒的行为造成的,王某投毒的行为与刘某死亡的结果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王某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杀人行为,属于作为形式的犯罪行为。;3、犯罪主体:王某自然人,年龄已过18周岁,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并且能够独立经营商店说明精神正常,对自己行为有辨认和控制能力, 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4、犯罪主观方面
王某因为刘某经常偷自家香肠劝阻无效而怨恨对方,具有犯罪动机;香肠是食品,而王某明知将毒药放入食品中,会发生毒死人的结果,他还把它挂在刘某经常偷吃的地方,心想,“你不偷就没事儿,再偷你就死。”主观上具有放任犯罪结果发生的故意。
结论:客观上实施了杀人行为,其行为与刘某的死亡结果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主观上存在犯罪故意,按照刑法犯罪构成四要件的规定,应判处王某(间接)故意杀人罪。;二、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三、犯罪构成的意义;第二节 犯罪客体;[注意]
复杂客体,有主次之分,犯罪的性质和 归类是以主要客体为准的
如抢劫罪,其主要客体是财产权,次要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故归入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之列;犯罪客体的意义;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注意]
犯罪对象与组成犯罪行为之物不同
犯罪对象与行为孳生之物不同
犯罪对象与供犯罪行为使用之物不同
是否任何犯罪都有对象
通说:并非任何犯罪都有行为对象
;2.犯罪对象与客体的关系
联系:犯罪对象常常是犯罪客体的载体,是判断犯罪客体的基本素材
区别:参下表
;例题:;第三节 犯罪的客观方面;法定性。
客观性。客观事实特征为内容,是人的意志活动的客观化
有害性。能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有所侵害
必备性。是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因 素;二、危害行为
1.含义
指在人的意识与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2.特征
有体性--是人的身体外部活动(思想活动不是危害行为)
有意性--受人的意识和意志的支配
有害性--对社会有害,即侵害刑法客体;[注意]危害行为排除:
人在睡梦中的举动(意志受到深度抑制)
不满14周岁的人的行为
精神病人的行为
意外事件的行为或不可抗力下的举动 (无意识与意志)
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举动(暴力绝对强制,失去意志自由);
人在睡眠时,有时大脑皮质并未完全停止活动,而产生梦行或梦游。这是人的一种潜意识反映,其意志受到深度抑制。即使因梦游造成一定损害,也不是人的意识与意志的反映。
;梦游中强奸他人,算不算犯罪?
梦游中将老婆的头当西瓜切下是否犯罪?
有个男的睡觉做梦的时候感到口渴想吃西瓜,正好发现身边有个西瓜,就找了把刀切西瓜。等到早上醒的时候,就出事了,他发现睡在身边的老婆的头被切下来了。后经过调查,这个男的是在梦游状态下把老婆误当成西瓜给切了,最后的判决是这个人无罪。; 3.危害行为的表现方式
作为和不作为
1)作为——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形式上表现为积极的身体活动
直接违反了禁止性刑法规范
作为的方式
利用身体的作为
利用物质工具的作为
利用动物的作为等;利用他人的作为
注意:作为并非等同于“亲为”
2)不作为——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该义务。
形式上,是消极的身体动作
违反了刑法的禁止性规范,同时直接违反了其他法律、法规中义务性或命令性规范;3)不作为成立犯罪必备的要件
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作为义务)--前提条件
作为义务来源于:1)法律规定的;2)职务或职业上要求的;3)先行行为引起的;4)因法律行为(如合同行为)产生的,等等
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而未履行—实质条件
不履行义务造成或可能造成了危害结果;3、王某,女,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深静脉血栓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版).pptx VIP
- 体育概论 第三版 杨文轩 陈琦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类基础课程教材-第二章 体育功能.ppt VIP
- 焊接工艺卡(焊接工艺指导书).doc VIP
- 人教版PEP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详解)2套.docx VIP
- 第15课《红红火火中国年》第2课时 越过越好中国年 教案设计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 市政道路给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ppt VIP
- 2025年拍卖从业人员资格练习题测练习题.docx VIP
- 六年级数学求比值和化简比对比练习.doc VIP
-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