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 第六编 元代文学.doc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 第六编 元代文学.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 第六编 元代文学

PAGE  PAGE - 27 - 第六编 元代文学 考点归纳 【名词概念】话本、说话四家、诸宫调、杂剧、董西厢、南戏、散曲、四大南戏、元诗四大家、铁崖体、录鬼簿、勾栏瓦肆、旦本、末本 【主要问题】元代文学的繁荣、元杂剧的体制、说话的范畴、小说话本的体制内容、关汉卿的创作、《窦娥冤》的社会意义、《西厢记》的任务塑造、《汉宫秋》的题材创新、北方戏剧圈、南方戏剧圈、南戏的体制、《琵琶记》的主题思想、散曲的体制、元代散曲创作、元代诗文的创作 【作家作品】关汉卿《单刀会》、《西蜀梦》、《救风尘》、《窦娥冤》;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黄粱梦》、《陈抟高卧》;纪君祥《赵氏孤儿》;杨显之《潇湘雨》;石子章《竹坞听琴》;王仲文《救孝子烈母不认尸》;李文蔚《燕青博鱼》;尚仲贤《柳毅传书》;戴善甫《风光好》;郑廷玉《看钱奴》;康进之《李逵负荆》;高文秀《双献功》;李好古《张生煮海》;武汉臣《老生儿》;石君宝《秋胡戏妻》、《曲江池》;李潜夫《灰栏记》;吴昌龄《西天取经》;郑光祖《倩女离魂》、《王粲登楼》;乔吉《两世姻缘》;宫天挺《范张鸡黍》;金仁杰《追韩信》;杨梓《敬德不服老》;秦简夫《东堂老》;《张协状元》;高明《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核心考案 1、元代叙事文学的发展繁盛 所谓文学的“繁盛”,主要是指文学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而言的,一是质量高,二是数量多。元代的杂剧和话本完全代表了这两个特点,从而体现了他的繁盛面貌。 元代创作剧本的数量。据统计,现存剧本名目中杂剧有五百三十多种,南戏二百一十多种,可惜大部分已散失。至于当时投身于剧本创作的作家,现在已无法准确统计。仅据《录鬼簿》和《续录鬼簿》载,有名有姓者二百二十多人,而“无闻者不及录,估计还有许多遗漏。剧作家们有很高的创作热情,有人专门为伶工写作演出的底本,有人“躬践排场”参加演出,一些名角才人还在大都组成“玉京书会”,相互切磋。许多剧作家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像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人,既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又擅长戏曲的写作。当时,剧作家们适应观众的需要,或擅文采,或重本色,争妍斗艳,使剧坛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元代“说话”的盛行,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话本,以讲史为多。像《全相平话五种》、《新编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等。当然,和明清两代的小说相比,宋元话本还显粗糙,但作者已注意到情节安排以及人物的心理描写。 至于元代的一些文言小说,像《娇红记》,描写娇娘和申纯的爱情悲剧,反映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切追求,深刻细腻,其成就也不可忽视。 2、元代叙事文学繁盛的原因 (1)元代政治对叙事文学繁盛的影响。在政治上,元朝统治者始终奉行民族压迫的政策,政府中军政大权,由蒙古人独揽。终元之世,民族对立的情绪未见缓和,加上吏治腐败,阶级压迫深重,因此,社会一直激烈动荡。元杂剧有不少作品写了贪官污吏对人民的压迫,不少作品透露出愤激昂扬的情绪,这正是在火与血交并的时代人民反抗精神的反映。 (2)经济发展对叙事文学繁盛的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是元代说话艺术和戏曲艺术繁荣的必要条件。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一些专供市民娱乐的勾栏、瓦肆,给说书、杂耍等演员提供了演出场所。元代商业经济在宋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城市人口集中,而一般侧重于表现个人意趣胸襟的诗词,已不适合市民的需要。为了满足市民群众,特别是戏曲艺术,在勾栏瓦肆中迅速发展起来,演述故事的说话、说唱便得到进一步的繁荣。特别是戏曲艺术,它以急管繁弦和曲折跌宕的情节再现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更能吸引市民观赏。元代商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推动了叙事文学的发展。 (3)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背景因素。元代的最高统治者懂得汉族文化的优越性,又懂得要保持蒙谷祖制,保证民族特权的重要性。文化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有些人接受了汉族文化熏陶,还擅长以汉语进行文学创作。杂剧本来就是多种文学样式交融的产物,元代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元杂剧题材内容的交融,从这种特定的意义来说,元代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叙事文学的繁荣。 (4)叙事文学的繁盛与元代思想相对自由有关。科举在左右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科举的关系,诗文一直被奉为文学正统。蒙族入主中原时科举曾一度被废除,直至延祐才重新恢复,这期间,叙事文学如巨石重压下的树苗,迅猛地成长起来,呈现繁盛的态势,而成为参天大树。另外,随着程朱理学影响的下降,长期以来压在人们心头的封建礼教的磐石随之松动,下层人民和青年男女,蔑视礼教违反封建伦理的举动越来越多,这也促进了元代叙事文学的繁荣。 当然,元代叙事文学的繁盛也与元代统治者的喜爱和重视以及北方音乐的刺激有关,同时也是古代叙事文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