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礼貌惯用语与和谐文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礼貌惯用语与和谐文化.doc

PAGE  PAGE 5 中外礼貌惯用语与和谐文化   和谐一词较早出现于汉代郑玄给《诗经》作的笺注。《后汉书》和《晋书》中也出现过。在《论语?学而》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国语?郑语》、《论语?子路》、《中庸》等体现了古人对于和谐的重视。《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反映出和谐思想允许有不同的见解,最终做到求同存异,实现和谐。   和谐文化建设的思想是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它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因此,凡是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都可以统称为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各种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体系,从而使社会呈现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   具体到外语学习上,礼貌惯用语的使用直接关系和影响和谐文化的建设。下面将通过具体比较分析中外惯用语中的称谓和请求用语的异同,来探讨如何通过得体地使用礼貌惯用语建设和谐文化。      一、称谓      关于中外称谓差异的研究和讨论已经不再是新生事物,学者们已经系统地介绍过了中国比较复杂的“卑己尊人”的称谓系统和西方国家较为简单的称谓习惯。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都无一例外地反映着其所代表的文化核心价值。笔者将通过一个四岁儿童的不同文化体验来透视中外称谓语的不同和引起的冲突。      中国儿童和法国儿童   笔者曾于2009年初的时候带自己快四岁的女儿去北京,在一个有两个儿子的法国家庭住了十多天。这家的女主人是中国人,男主人是通晓中文的法国人,他们的孩子也会说一些中文,所以交流的语言主要是中文。初次见面的时候,双方的孩子都称呼对方的大人为阿姨或者叔叔。中国的儿童非常熟悉这个称谓习惯,所以在使用上没有任何障碍,而法国儿童从一开始就称呼笔者为“高黎阿姨”,而不是“阿姨”。对此笔者的女儿没有特别的反应。但是有一天,其中的一个法国儿童开始将“阿姨”两个字去掉,直呼笔者姓名的时候,笔者的女儿便不高兴了,她去给这家法国的阿姨告状。很显然,冲突产生的原因就是中国儿童不知道在中国称谓系统之外还有西方(包括法国)的称谓习惯。依据法国人的习惯,他们在称呼自己的爷爷奶奶的时候,可以直呼其名的。      中国儿童和英国儿童   在2009年暑假的时候笔者带四岁的女儿到英国探亲。其间受邀到笔者的一个英国朋友家做客,她有一个五岁的外孙。笔者的女儿不会英文,所以主要通过笔者翻译来进行交流。在称谓方面,笔者的女儿很自然地就称呼这位英国老太太为“奶奶”,称呼五岁的男孩为“哥哥”。对此,听到笔者翻译后的英国老太太和英国儿童都没有表现出来不悦,而英国儿童因为没有太多地和笔者交谈,所以也就没有特别称呼笔者。这则事例反映出中国儿童将中国称谓习惯套用到英国称谓习惯上了,以为自己所掌握的称谓知识适用于他国文化。      中国儿童和中国儿童   9月份一天笔者的女儿在学校班车上,遇到了住在同楼四年级的男孩(9岁)。她继续使用一直以来所使用的称谓,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对方表现出来很大的不悦,说:“你叫我的名字,好像我们俩是一个年级的。”在笔者的解释下,女儿知道了在中国文化下,应该称呼对方为“哥哥”。   以上三个事例显然说明了:文化是习得的,并且通过语言表现出不同文化的烙印;如果缺乏对于其他文化的了解,就有可能因为语言的礼貌问题引起冲突;即使是四岁的儿童,她已经不仅具有了文化的烙印,而且对文化中称谓的礼貌性表现出一定的敏感度。      二、请求      关于中外表示请求所使用的礼貌惯用语,有研究者已经做出了一些成果,很多人也指出来,应该增加“请”字的使用频率。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在所有表示请求的句子里都加上“please”这个对应的英语词汇?是不是对于和所有人的交流中都要加上这个词汇?   事实上,表示请求的句子的语气是否委婉,让人听起来有礼貌,跟是否使用“please”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使用不同句式。下面两个句子:   Please give me an apple.   Can I have an apple,please?   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都是希望得到一个苹果,但从语气上和礼貌程度上比较,第二个句子要更委婉和得体些。同样,老师如果希望学生开窗户,使用Can you open the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