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与新闻报道良性互动.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公开与新闻报道良性互动.doc

PAGE  PAGE 10 信息公开与新闻报道良性互动   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升空,成功进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到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航天员太空行走任务凯旋,历时9年。若对国内报纸在历次“神舟报道”中的综合表现作一粗略的纵向梳理,可以发现,无论是从报道规模的渐趋壮大和策划投入的日益充分,还是对此类既属特别重大的新闻事件、又可归于标志性成就报道的新闻题材的认识,以及具体报道方法中展现出视角由远及近、由微知著诸多丰富变化,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多方面的进步。      信源之道:单一向多元      1999年11月21日,全国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神舟”号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的消息与图片。同时刊发的还有一篇反映我国技术人员自主创新科研攻关完成发射的通讯,???为新华社统发电稿。除新华社与人民日报之外,各媒体对于飞船报道几乎没有自己独家采访的新闻。   当时,在飞船发射成功之前,因为“信息保密”,全国各媒体除极少数几家外,都对这一消息毫不知晓。即便知情,在发射任务取得成功之前,受宣传纪律所限也不可能提前发布预告。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在舆论把关上采取慎重稳妥的态度,直至发射成功再由国家通讯社统一发布权威消息,党中央机关报配发社论,各报再行刊用,这是那时对于重大新闻事件较为合乎情理的做法。   这种情况大致持续到2002年3月。在3月25日“神三”上天之前,文汇报、中新社等全国多家媒体在中旬都刊播了“中国第三艘无人飞船将于近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最快明年有望升空”的消息,虽然信息均为两会期间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在京披露,但获得信息的各报都采用了自家的电头以示独家。根据目前可收集资料显示,这大致可视为首次对于神舟飞船发射作出预告,并且是由各媒体自采信源而非统一刊用新华社电稿。这期间,只有《解放军报》、《中国航天报》等较为特殊的专业性报纸有为数不多的“神舟”独家报道零星出现。   到2002年底“神四”报道开始后,情况又为之一变。不少媒体发挥自身信源采集的综合实力与资源渠道优势,不甘人后,纷纷加入第一手信息报道者的行列。如光明日报通过对发射指挥中心关键人员的接触采写的《神舟四号在低温中发射》,科技日报利用自身在科技报道领域的独特优势采写的《“远望”号如何测控神舟四号》,而如钱江晚报这样的多家地方媒体则派出记者赴酒泉发射中心一线,采写出《目送宇航员瑞雪出征》这样独树一帜具有现场感的报道。   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搭载“神五”飞天凯旋,迈出了我国载人航天飞行里程碑式的一步。对于“神五”的报道,也真正从以往信源相对狭窄、以新华社统发稿件“规定动作”为主流的报道状况,完全演进为信源充分开放、信息渠道多样、媒体各显其能的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的新闻竞争局面。   在“神五”正式发射前,就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的庞大记者团队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据统计,在飞船升空时,经有关部门准许留守在发射中心观摩的“在编”记者就有70多名。①不用说已经赶到酒泉开展采访、最后因受人数限制而未能留在第一现场的记者。这与以往历次“神舟”飞船升空时刻,仅有极少数新闻单位记者被允许进入现场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方记者每日发回见闻,后方充分挖掘与“神五”相关的各种采访线索和资源,充实新闻背景。如沪上多家媒体借“地利人和”与上海航天局发射队保持热线联系,获取大量第一手信息等。经过充分预热,“神五”还未发射就已先声夺人,形成高度关注的新闻热点。   “神五”飞天后,大量报道呈现井喷态势。需要说明的是,新华社关于神舟飞船的专题报道在4年间历经5次发射,数量几度翻番,品种不断丰富,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集群规模。单以2003年10月16日当天的“神五”专题新华电讯稿而论,其总数超过200篇(件),包括消息、通讯、综述、特写、评论、专访、资料和图片、表格等,堪称琳琅满目。但是,即便如此丰富的报道数量,仍旧满足不了各报对于“神五”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需求。统计表明,多家报纸在“神五”报道期间的自采稿数量第一次超过了新华社稿,出现“以我为主”的报道格局。      而多家日报因为飞船发射时间未能赶上出报,或是普通的增扩版面手段无法容纳集中出现的大规模报道内容,纷纷采取号外形式来力图弥补时效或是受日常版面限制带来的缺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共有60多家报纸推出了“神五”号外,也创下了新世纪以来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纪录。以解放日报和文汇报等上海报纸为例,因为前方有特派记者,后方准备充分,在采集通道顺畅、编辑制作技术水平均具相当实力的基础上,号外刊登的大部分稿件甚至图表等均以自采或据资料自制为主。   到2005年10月“神六”、2008年9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