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讨如皋地区小麦田害虫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的论文.doc
探讨如皋地区小麦田害虫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的论文
摘要:针对小麦蚜虫依然重发、粘虫发生趋轻、麦蜘蛛开始零星发生、灰飞虱迅速上升的小麦田害虫发生特点,依据相关虫情调查与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研究结果,初步提出主治蚜虫、查治麦蜘蛛、兼治灰飞虱及粘虫等防治对策,以期为如皋地区小麦害虫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田;害虫;发生特点;防治对策;江苏如皋
如皋地区现行农作物种植模式主要为小麦—水稻,常年小麦种植面积为4.3万hm2,小麦是主体粮食作物之一。历史上,三麦粘虫、小麦蚜虫是当地小麦田两大常发性主要害虫[1]。近年来小麦蚜虫依然重发,粘虫发生趋轻,而麦蜘蛛开始零星发生,灰飞虱则迅速上升。针对麦田害虫的发生特点,笔者结合日常测报工作进行了相关虫情调查与药剂试验研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与技术,以供参考。
1小麦田害虫发生特点
1.1蚜虫
如皋地区小麦田蚜虫以禾缢管蚜为优势种,近年来麦长管蚜比例有所上升。据测报资料,小麦蚜虫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上升为当地麦田主要害虫,80年代以来,年年偏重以上发生,每年都有必要进行药剂防治。发生特点:一是重发,自1996年以来,在不防治的情况下小麦田最终蚜量(高峰期蚜量)一般都在2 000头/百穗以上;二是早春基数(3月底至4月初调查)与最终蚜量无明显关系;三是蚜量达标期年度间差异较大;四是蚜量达标期距小麦齐穗期的期距与小麦齐穗期田间蚜量关系密切,正常年份小麦齐穗期田间蚜量在100头/百株以下,其期距为15~24d。.特殊年份(主要是暖冬年份)若齐穗期田间蚜量在100头/百株以上,则期距缩短至8~12d。
1.2麦蜘蛛
近1~2年调查发现,麦蜘蛛在如皋地区小麦田零星发生。2008年2月中旬调查小麦田25块,有虫田块占24%,每33cm长麦幅虫量平均20头,最高田块191头。2009年3月下旬调查16块小麦田,有虫田块占50%,每33cm长麦幅虫量平均23.25头,最高田块为220头。主要是麦圆蜘蛛,极个别虫量高的田块见为害症状。麦蜘蛛以成、若虫或卵越冬,成、若虫冬季几乎不休眠,耐寒力强,而越冬卵则于2~3月陆续孵化,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田间虫口数量显著加大,4月下旬后随着气温升高,田间虫量大幅下降。
1.3灰飞虱
该虫系水稻条纹叶枯病传毒媒介[2],历史上在麦田轻发生,但近年来上升速度极快。从近几年测报调查资料可以看出:一是麦田虫量高;二是1代虫量显著高于越冬代虫量。4月中旬调查越冬代虫量,2005~2008年分别为23.55、16.50、18.90、11.25万头/hm2;5月中旬调查1代虫量,2005~2008年分别为298.20、51.60、1 311.75、178.50万头/hm2。另据观察,灰飞虱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在4月中旬初,1代低龄若虫高峰期在5月上中旬,1代成虫高峰期在5月底。
1.4粘虫
系迁飞性害虫,20世纪70年代以前,如皋地区常有发生,大发生年危害很大。1966年大暴发,严重田块每网有虫14头,麦叶被暴食,断穗率达到7%。70年代发生依然较重,20把稻草累计诱卵量一般都在200块以上。80年代后发生趋轻,20把稻草累计诱卵量大于100块的只有1986年、1989年、1993年、1997年。特别是近10年来,连续轻发生,20把稻草累计诱卵量均在20块以下,幼虫3龄盛期平均虫量一般不超过1 000头,危害轻,已不需专门用药防治。
2防治对策
2.1主治蚜虫
将蚜虫列为麦田害虫主治对象,是由其年年重发特征决定的。防治适期为蚜量达标期,一般为小麦齐穗期后15~21d(小麦扬花盛期后10~15d),适期内防治宜早不宜迟[3]。特殊年份主要是暖冬年份,小麦蚜虫发生基数大,部分麦田小麦扬花盛期穗部就已普遍见蚜,因而防治时间应相应提前。可把齐穗期百株蚜量作为发生基数指标,超过100头/百株,可采用病虫结合防治对策,即扬花盛期与防治赤霉病相结合,采用复配剂或混配剂进行病虫兼治,但防治后15d左右应按现行防治标准做好复查复治工作。防治麦田蚜虫药剂选用要求不严,据笔者多年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氰戊菊酯乳油(速灭杀丁)、25%乐·氰乳油(蚜青灵)、50%多氰合剂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1%威力士可湿性粉剂、3%啶虫脒乳油、35%吡·异可湿性粉剂等都是理想药剂[4],药后1~3d防治效果均达到98%以上,只要在蚜量达标期用药1次,即可兼前顾后达到全程控蚜的目的。药后处理区蚜量一直在低位徘徊,千粒重增加10%以上。
2.2查治麦蜘蛛
2009年采用30%高氰·辛乳油等药剂进行药剂筛
选试验,以30%高氰·辛乳油375ml/hm2效果最佳,其次为21%威力士可湿性粉剂450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探究统筹兼顾视野下的新农村林业资源建设的论文.doc
- 探究荸荠田间栽培技术的论文.doc
- 探究葡萄修剪技术的论文.doc
- 探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预算执行的论文.doc
- 探究观赏灵芝盆景造型制作的论文.doc
- 探究阜新地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的论文.doc
- 探索GABA对不同盐浓度下小麦萌发的影响的论文.doc
- 探索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的论文.doc
- 探索中央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体制的论文.doc
- 探索养老金盈利模式 实现企业社会共赢——以太平养老为例的论文.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汽车英语(第四版)习题答案.pdf VIP
- 苏科版《物质物理属性》复习总结课件.ppt VIP
- 一般过去时练习专项练习.docx VIP
- (市质检)福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检) 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初中英语单词全集打印版.doc VIP
- 浪潮分布式存储InCloud Storage 用户手册.pdf VIP
- 量子传感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docx
- 专题20函数与相似综合问题-【压轴必刷】2022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解析版).pdf VIP
- 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及实施细则(最新版).docx
- (市质检)福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检) 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