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本色纯真 真情动——李清照词中彰显的女性意识.pdf.docVIP

_本色纯真 真情动——李清照词中彰显的女性意识.pdf.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本色纯真 真情动——李清照词中彰显的女性意识.pdf

 2008年第 5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总第 129期 本色纯真 真情跃动 ———李清照词中彰显的女性意识 张蓓蕾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中文与社会系, 江苏 南通 226006)   摘要:李清照生活在传统儒家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男权社会, 女性缺乏话语权, 而她却以一部《潄玉词》跻身于文坛, 本文从她词作 中描写的爱情生活, 国恨家愁的内容, 抒发的主张独立、追求平等、积极进取的精神, 以及借助花意象展现她的高洁品性, 来论述其词作中凸 显的女性觉醒、独立、自珍自爱的意识。 关键词:李清照;词作;彰显;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2816(2008)05 -0062 -02   李清照(1084 -1155), 自号易安居士, 是我国文学史上 创造力最强、艺术性最高的女性作家。 她创作了南宋以来第 一部完整的词的专论— 《词论》;与其夫赵明诚共同撰写了一 部《金石录》, 并为之作后序;留下了激情满怀的数十首爱国 诗篇;而最能代表李清照的文学成就, 并确定了她在中国文 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的是她的《潄玉词》。 李清照身处传统儒家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男权社会, 女性深受封建礼教束缚, 缺乏言说权利。 她的词作不仅为女 性找到了一片言说空间, 更是她女性意识觉醒的体现, 展现 了女性心灵深处的情感意蕴和内在渴求。 是作家诉求于女 性自我, 向内心深处开掘, 达成心灵宣泄, 实现自我情感救赎 和内心平衡的一种存在模式。 一、表现进取精神, 直抒胸臆 宋代的“程朱理学”是对妇女的歧视和压抑, 道学家规 定了许多“妇范”、“女诫”, 如“无人欲即皆天理”、“饿死事 小, 失节事大”之类加强了对妇女的精神奴役与道德监控。 李清照有幸生活在文化气息较浓, 思想较开明的士大 夫之家。 她的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 是著名的学者 和古文家, 才学受当代文豪苏轼赏识, 为 “苏门后学士之 一” 。 他在家庭教育上亦十分通达, 当发现女儿清照有写 作天赋时, 非但没有以“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封建伦理教条 加以管制, 而且庆幸“中郎有女堪传业 ”, 使李清照在才学 上有所发展, 在生活中亦培养了许多闲情雅致, 绘画、斗草、 饮酒、鉴赏古玩金???。 李清照的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 孙女, 也知书能文, 父母的熏陶和受着学术、文艺浓厚的家 庭环境的影响, 李清照的女性独立意识逐渐觉醒, 她的词作 中表现出了她生生不息的灵性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以《如 梦令》为例, 她在词中写道: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  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自述了李清照少女时代的一次溪亭畅游, 一 个大家闺秀, 不仅外出游玩到天色昏黑, 而且喝得酩酊大 醉。 表现出了其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卓尔不 群的士大夫情趣。 李清照在品味男人生活世界中不自觉地 获得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而她的《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更是强化了这种 自我意识, 表现得“无一毫钗粉气”。[ 1] (101)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 帝所。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此词上阕写梦游天宫的壮阔景象, 及梦回天上, 天帝热情周 到的询问。 下阕通过与天帝的答对, 突出词人虽才华横溢 却被压制、被摧残的苦闷之情。 这首词托梦言志, 充分表现 了李清照要求冲破现实生活的牢笼, 摆脱束缚女子的精神 桎梏, 表达她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 这是她苦闷 灵魂的觉醒, 是对精神归宿的渴求。 一个女子能不安于社 会给她安排的命运, 这种勇气在历史上 , 在封建社会的妇女 群中也是很少见的。 李清照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不仅不示弱, 无自卑 感, 反而敢于加入文学强者的角逐, 渴望能施展才华, 实现 心中理想, 正是词人“压倒须眉”[ 2] (20)之处。 二、描写爱情生活, 率真大胆 李清照十八岁时, 嫁与宰相赵挺之之子、太学生赵明诚 为妻, 婚后夫妻恩爱、志同道合, 共同收集、研究金石书帖, 缔结了一段令当世和后世都不胜艳羡的“夫妇擅朋友之胜 “的理想姻缘。 比起中国古代众多的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造就了 收稿日期:2008— 08— 18 作者简介:张蓓蕾(1981— ), 女, 江苏海门市人, 助教。 总第 129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63· 许多不幸的婚姻而言, 李清照是幸运的, 也是幸福的。 沐浴 在爱河中的清照, 在她婚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 她的词

文档评论(0)

quechui3886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