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知识讲座——我国十二种主要经济水产动物养殖指南的论文.docVIP

渔民知识讲座——我国十二种主要经济水产动物养殖指南的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渔民知识讲座——我国十二种主要经济水产动物养殖指南的论文.doc

  渔民知识讲座——我国十二种主要经济水产动物养殖指南的论文 渔民知识讲座我国十二种主要经济水产动物养殖指南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属论文联盟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个体小,但分布广,任何水域中都有,一年四季均可捕捞。其生命力强,资源丰富,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产品。   泥鳅肉质细嫩鲜美,每百克可食部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4~22.6g,比一般鱼类高;还含有脂肪2.8~2.9g,热量100~117kcal,钙51~459mg,磷154~243mg,铁2.7~3.0mg以及维生素b1、b2和烟酸。泥鳅性味甘、平,多食泥鳅有治疗疾病之作用。《医学入门》中称它能补中、止泄。《本草纲目》中记载鳅鱼有暖中益气之功效;对解渴醒酒、利小便、壮阳、收痔都有一定药效。它对肝炎、小儿盗汗、痔疮下坠、皮肤瘙痒、跌打损伤、手指   疔疮、阳萎、腹水、乳痈等症均有良好的疗效。      1生物学特征      1.1形态特征   泥鳅体细长,前端稍圆,后端侧扁;吻突出,眼小;口小,下位,呈马蹄形,有触须5对;鳃孔小,鳃裂止于胸鳍基部;唇软而发达,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头部无细鳞;体鳞极细小,埋于皮下,侧线鳞150个左右;体表粘液丰富;背鳍无硬刺,起点在腹鳍起点上方稍前;尾鳍圆形,尾柄上、下方有窄扁的皮褶棱起;泥鳅的体背部和两侧是深灰色,腹部灰白色;尾柄基部上侧有一个明显的黑斑点;奇鳍上有密集褐色斑条,偶鳍是浅灰色,没有无斑条;体色常因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1.2生活习性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所以,当池塘中溶解氧下降到0.16mg/l时,也可以安然无恙,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在幼苗阶段,体长5cm以内,主要摄食动物性饲料,如浮游动物中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泥鳅的体长达5~8cm时,由摄食动物性饲料转变为杂食性饲料,主要摄食甲壳类、摇蚊幼虫、丝蚯蚓、水、陆生昆虫及其幼体、蚬子、幼螺、蚯蚓等底栖无脊椎动物,同时摄食丝状藻、硅藻、水陆生植物的碎片和种子。泥鳅的摄食量和水温有关,水温以15~30℃为适温范围,25~27℃为最合适的养殖范围。泥鳅多在晚上摄食,在人工养殖时,经过训练也可以改为白天摄食。   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cm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泥鳅的生长速度,取决于饲料的质量和数量。一般刚孵化的鳅苗,体长约 0.3cm,1个月后长到3cm左右,半年后长到6cm左右,第二年底体长可达 13cm,体重15g左右。      2人工繁殖以及苗种培育      2.1人工繁殖   2.1.1亲鳅选择   选择的标准??:2 龄以上,体型端正,色泽正常,无伤病。雌鳅选择体长 15cm,体重 30g以上,且腹部膨大、柔软,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雄鳅略小于雌鳅,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2.1.2催产   可用鲤鱼脑垂体1个,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150国际单位,或类似物(lrh-a)5~10mu;g,雄泥鳅剂量减半。溶剂注射量为0.1~0.2ml,采用1ml的注射器和4号针头注射。注射部位为腹中线,胸鳍与腹鳍之间,也可背部肌肉注射。注射后放入繁殖池的捆箱中,进行自然交配产卵。雌雄泥鳅比例为1:2。当水温在20~25℃时,经10~20小时雌泥鳅就会发情产卵。   2.1.3孵化   孵化采用静水孵化法,但孵化期间要勤换水,每天换水2次,温差不超过 1~2℃。孵化池为水泥池,面积5m2,孵化池深 0.8~1.0m, 注入水深0.3~0.4m,水为经曝晒后的机井水,水温保持在23~25℃之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