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_2011肉蛋制品教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_2011肉蛋制品教案

课堂理论授课方案 授课日期3.23.23.23.2授课班级乳品09-301乳品09-302乳品09-303果蔬09-301课主题第一章 畜禽的屠宰与分割教学目标1、了解肉的基本概念;2、熟悉各种畜禽肉的基本特征;3、掌握畜禽屠宰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复习及提问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讨论教学内容提纲及提示重点难点一、概念 1、肉:动物体的可食部分。 2、品种:畜包括猪、马、牛;禽包括鸡、鸭、鹅。 3、肉制品:利用某些设备和技术将原料肉制成的半成品或可直接食用的成品。 4、肉制品种类:中式肉制品、西式肉制品、腌腊、酱卤、熏烤等。 5、肉制品的加工:对原料肉进行加工转变的工艺过程。 二、各种畜禽肉的特征 1、猪:切面大理石纹,色泽淡红或鲜红,肌纤维细软,脂肪白色。 2、牛:淡红,深红色,有韧性,脂肪白色或黄色,切面大理石纹。 3、羊:质地硬,切面有光泽。 4、家禽:幼禽肌肉稍湿润,但不发黏。 5、兔:色泽分红,质地柔软。 三:畜禽宰前准备 1、肉用畜禽的选择 (1)年龄:幼龄老龄畜禽均不适合,应从经济,肉质角度考虑。 (2)性别:雄性雌性家畜应去势。 (3)营养状况:选择营养状况好的。 (4)饲料:饲喂良好的饲料,影响肌肉的大理石纹评分,饲料主要影响肌肉中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和质量。 2、屠宰前的准备和管理 (1)宰前检验:方法是群体检验与个体检验,也可以结合检验。 (2)宰前检验后的处理:分四种情况,分别是准宰,急宰,缓宰,禁宰。 (3)宰前的管理:饲养,宰前休息,宰前禁食供水,宰前淋浴。 四、畜禽的屠宰工艺 1、猪的屠宰工艺流程 致昏→放血→浸烫→褪毛→去头→开膛→去内脏→劈半→胴体休整→代检入库2、鸡的屠宰工艺流程 电击晕→放血→烫毛→脱毛→去绒毛→清洗、去头脚→净膛→代检入库 五、畜禽的分割 1、猪肉的分割 2、牛、羊肉的分割 3、禽肉的分割 4、分割肉的包装   复习思考题 简述猪的屠宰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011年2月15日课后总结 在本节课中,能运用大量的实例,课前也做了大量的准备,精心的设计板书,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效果较好。 2011年3月2日课堂理论授课方案 授课日期3.33.33.33.3授课班级乳品09-301乳品09-302乳品09-303果蔬09-301课主题第二章 肉的组织结构和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肉的概念、肉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肉的理化性质;2、掌握宰后肉的生化变化。复习及提问简述猪的屠宰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读书指导。教学内容提纲及提示重点难点一、肉的组织结构 1、肉的概述 2、肉的形态结构 (1)肌肉组织:肉的主要成分,基本单位是肌纤维。 (2)脂肪组织:构造单位是脂肪细胞。 (3)结缔组织:对各器官起到支持、连接作用,使肌肉保持一定弹性、硬度。 (4)骨组织:按构造致密程度分为骨密质、骨松质;按形状分为管状骨、扁平骨。 二、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1、肉的化学成分 (1)水分:结合水、不易流动水、自由水。 (2)蛋白质:肌原纤维蛋白、肌浆纤维蛋白、结缔组织蛋白。 (3)脂肪:90%为中性脂肪、7%~8%为水分、3%~4%为蛋白质。 (4)浸出物:分为含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 (5)矿物质:磷、铁、锌等。 (6)维生素:主要是B族维生素、肝脏含VA。 (7)影响肉化学成分的因素: 2、肉的食用品质及物理性质 (1)肉的颜色:肌红蛋白占80%。 (2)肉的风味:影响肉风味的因素为年龄、物种、脂肪、氧化、饲料、性别、腌制、细菌繁殖。 (3)肉的保水性:影响保水性的因素及提高保水性的措施有动物因素、宰后肉的变化时期、肉的PH、肉中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蛋白质网络结构的封闭性。 (4)肉的嫩度:嫩滑技术有低温吊挂自动排酸成熟法、外力机械嫩滑法、外源酶嫩化法、高压嫩化、加热嫩化。 (5)肉的一般物理性质:体积质量、比热容、热导率。三、宰后肉的生化变化 1、肌肉的僵直 (1)肌肉的僵直 (2)肉僵直期的特征 (3)僵直开始和持续的时间 2、肌肉的解僵与成熟 (1)肉成熟的概念 (2)成熟对肉品质的作用:嫩度的改善、肉保水性的提高、蛋白质的变化、风味的变化。 (3)促进成熟的方法:干法、湿法。 (4)PSE肉和DFD肉 3、腐败肉 (1)腐败肉的概念 (2)腐败肉的感官特征:颜色变绿、发黏、有异味。   复习思考题1、影响肌肉颜色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影响肉风味的因素有哪些? 2011年2月16日课后总结 本节课中由于理论性较强,采用了读书指导法让学生先自学,由于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部分同学掌握不是很好。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